这个要从之后的每一期来看吧,毕竟现在只播了先导片。
那就先说一下自己的一点期待吧。
不知道是否有人曾有过这样的两种感受。
1-越是喜欢的东西,越是不敢轻易触碰;
2-当感觉自己喜爱的东西变质的时候,失望怒骂是真的,但日常希望它变好也是真的。
明侦对于我大概就是这么个存在。

虽然很不想用“三季老粉”这个词形容自己,但我确实是。
因为很佛系和一直在国外的原因,所以关于三季之后关于节目组的某些操作也是后来才知道。
后果就是——幻灭~
如果别人对我说这东西怎么不好我都不会在意,最怕就是它自己告诉我——它没我想得那么好。
因为我认为明星大侦探如今陷入了一个诡异的景况。即便热度依旧,甚至有些观众未必会关注到,但实际上隐藏的问题已经在发酵了,将来难免不会反噬。
(又或许这是一个综艺生命周期延伸中的必然,毕竟明侦是我追过的生命期最长的综艺)
以下均乃个人浅见~
明星大侦探之所以与众不同,是有它独特的点的。但如今却有点“成也萧何败萧何”:
一个节目,重要的是清楚自己的定位,以及要传递给观众的是什么。
明侦主打的是推理综艺。
因为推理,所以对故事逻辑和人物设定和关系的要求非常高。整个团队在这一点上至少曾达到9/10。
因为综艺,所以要有戏剧性,要有笑点,嘉宾有分工定位,甚至还会有cp以增加看点。
除此之外,还要表达节目组自己的价值观,结合现实问题进行探讨。
每一点都缺一不可。
但是!!!千万别忘了归根结底,这是一个推理节目!不是电视剧!不是段子相声小品!更不是我们相爱吧!综艺效果只是调剂品,故事逻辑和严谨才是成败的关键,绝不能喧宾夺主!
我认为在这一点上,如今的节目组有点本末倒置了。
1、故事剧情和后期
这里想说的故事剧情不是推理方面的,而是综艺方面的。
节目组完成过很多吸引力极强的剧情故事。比如“白月光1998”里面的撒霸王和鬼少女;比如NZND初心,比如《花田错》里的班主和二月;比如博物馆里重生的魏·博尔术,绝望主妇里的杀人网站;还有酒店惊魂的换脑,云霄2里的重生以及漂亮2的真人秀。
单单把故事本身拉出来看,每一个都值得回味。尤其是1998里面那种颇具年代感的现场氛围真的太棒了!

还有第三季的实景,也渲染了更强烈的参与感和真实性,都很厉害!
然而,故事剧情必须是要为推理服务的!尤其在第三季,因为故事纷繁复杂却华而不实,关键证据缺失,推理链条被故事夺走关注而垮掉的案子还少吗?就拿漂亮2下集来说,这么大的故事竟然跟杀人案无关???潘刮痧和魏了睡竟然与杀人事件毫无关联?即使故事更宏大,比起同系列漂亮1的整容换脸来说,差太多。
现在节目组通过宏大的故事脉络让很多观众忽略了节目本身对推理的关注,那么致敬也又致完的一天,以后没有了“大”故事,请问还剩下什么呢?当然如果节目组说明侦办不到那一天,那当我没说。
再说后期。
明侦的后期很棒,这一点必须承认。那些小人有助于观众理解节目,增加笑点。就比如云霄2晨高管喜当爹,没有那个鞭炮的后期就会让人觉得索然无味。
但是,依然还是那个问题。当节目组的后期过多重视搞笑元素,甚至在一些高能推理环节还不能出戏。那节目的基础就被破坏了。节目组给自己安了个“戏精”的角色,相信我,长此以往这将不会是什么褒义词了。
还有广告的问题。其实我个人对广告口播什么并没有太大意见,人家辛苦做节目,总不能不让人家挣钱,不然实景从哪来?
但是我还记得第一季《帅府有鬼》结束时,何老师专门说,因为这次的故事原因,没能植入广告,所以要多念几遍。再看第三季《仙梦昆仑》,违和感满满。所以到底是金主变了?还是节目组变了?
想想到现在依然有很多人认为第一季是经典,或许就应了那句“大道至简”吧。
2、嘉宾
忘记之前在哪看过一个回答,在嘉宾问题上节目组的眼光很毒辣,挑选出来的人有一种别样的契合度,即使最开始的“校花”,磨合得都很快。
关于嘉宾性格和能力的分析知乎上说的太多,就不多提了。
但比较想重点说的是,每一个人都不可替代,因为他们是独特的,无法复制的。相信节目组也这么认为。因此即便有新嘉宾来,也不是来代替谁的!
说实话,我不太认同“团魂”这种说法,确切的说我不认同团魂=何撒白鬼欧这个说法。我认为所谓团魂是要靠节目氛围烘托的,是每一位嘉宾与节目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单单把这种感觉归结在5个嘉宾身上有失偏颇。
在我看来,每一个嘉宾都很不错。我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过度地diss一位嘉宾,无论新老。先不说让人很无语的所谓“团魂粉排外”的说法,反正我是看到过不少这样的言论,尤其微博,很多人持此观点并以此为荣。
还有各种diss老嘉宾的。
说鬼鬼“没文化”“尖叫”“不思考总投错”等等;还有说杨蓉“声音难听”的。比起这两个,鸥姐幸运许多。因为几乎所有明侦粉都知道鸥姐是被莫须有的谣言坑了,除了这一点外,很少有人对鸥姐本人说什么。但鬼鬼和杨蓉受到的diss却是关于自身的。
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有文化”,纵然高学历如何撒,也有比他们“有文化”的人不是吗?至于声音,每个人声音都不一样,仅仅从自身喜好出发来说一个人的声音“讨人厌”,这样的人真的是一心来看节目的吗?
还有的人更奇怪。当说起撒老师的凶手逃脱率时,总有人说里面要有鬼鬼贡献的一半。这个言论实际上也是在说鬼鬼“不思考总投错”这个点。我就觉得很可笑,说这话的人忽略了鬼鬼的想法,忽略了撒老师那种“在悬崖边上试探”的高能凶手玩法,更忽略了平票局面的行程还有另外三个嘉宾的“力量”。
但我想说,这种言论的行程,与节目组固化和刻意放大嘉宾人设脱不了关系!
每一个嘉宾都是一点一点在找自己的位置的,但这个位置不是固定的。人的表现是多面的。就像撒老师宁闹切换只在一瞬间。他有搞笑的一面,也有传递正能量,严肃认真的一面。《帅府有鬼》撒参谋是在我心里彻底走上神坛(非推理)的一期。
节目组不知出于什么想法,或许单纯只是为了综艺效果,放大了他搞笑的一面,那么在时长有限的节目中,严肃认真的一面必然被压缩。后果——大家都知道了。
鬼鬼,当我听到她在第三季最后一期说“推理不是她的帕”的时候,很遗憾!因为一开始她不太擅长推理,所以节目组把“搜证犬”的人设安在她身上,因为这个人设,所以禁锢了她的想法和思考,导致她不推理。这个怪圈造成了如今这种局面。甚至到之后,连何老师的“搜证王”都有意无意的让渡给了鬼鬼。
嘉宾们搜证真的都不厉害吗?鬼鬼真的半点思考能力都没有吗?这些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希望节目组不要再过多放大嘉宾人设,磨合三期,嘉宾们自有一套默契的合作方式,并不是说谁只能干什么事。人是多面的,人设立得太单一,崩塌也指日不远了。
3、cp
明侦的cp分为剧情cp和官配cp两种。剧情cp就类似于杰克撒和露丝鸥,官配cp至今只有双北和魄魄(似乎是)。
实际上我第一遍看节目的时候,完全没有get到cp的存在,更多的在看推理与破案。直到今年暑假看B站剪辑的时候,才后知后觉cp的存在,并且一度入了双北cp坑。
(注解一下提到的两个不同概念:双北=何炅and撒贝宁(偏真人,友情);双北cp=何炅+撒贝宁+&%¥#(类似其他cp,不上升真人!)只作此处区分!!!个人区分!)
其实节目组凑cp再正常不过了,综艺节目有看点,这个可以理解。
但是过度的炒热cp对节目的意义在哪?
在于看节目的时候弹幕里狂刷cp?在于两家cp在弹幕里互撕影响观感?在于直接影响到嘉宾本身?
我觉得以后节目组可以偏重剧情cp,放过官配cp吧!也请部分粉丝分清剧情与现实的区别。
反正当我知道连双北cp和正主唯粉都互相撕过一波之后,基本上能够想象得到另一对状况有多惨了。
絮絮叨叨说了这么多,估计也没有人能看到最后。其实只是一直以来有些话憋在心里,想找个地方说道说道。
总之,我希望明星大侦探能越来越好,纵然我现在对它好感极低,可真正有打脸的那一刻我可能比谁都开心。
也希望节目组能听取一直以来粉丝们的建议,很多建议很中肯,真的是为了节目好!
最后也希望每一位观众能为了这个曾经爱过或正在爱着的节目,友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