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资料来源于公众号《智本社》
本文对中国香港、新加坡、德国与美国的仿佛产发展模式进行比较。通过这些国家的政策,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经济学家坎蒂隆曾在《商业性质概论》中提出:“土地拥有者决定了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和市场价格。” 这个观点可被概括为“土地决定论”。 土地产权制度及土地政策,深刻地影响、决定了一座城市的房地产价格、经济前途以及千千万万家庭的居住条件。
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的土地性质主要是国有土地,德国与美国则主要是私有土地。首先比较中国香港与新加坡的制度。
国有土地最大的优势,就是政府可以廉价地使用土地为民众建设大量保障性住房,新加坡很好地利用了这一优势。
香港房地产则使用了 国有土地+批租制度以及房地产市场化这一模式,使得房地产走向了畸形。
国有土地通过批租制度市场化后,意味着政府可以将国有土地出售获取大量土地财政收入。这样,政府就与房地产市场形成了命运共同体,政府倾向于房地产价格上涨。
新加坡用国有土地解决了民众居住问题,而中国香港则用国有土地获取收入,这就是差距。
尽管香港也建设了大量保障性住房,覆盖了约49%的家庭,但是不妨碍现有制度导致房地产市场畸形,房价高企,越来越多人买不起房,而政府不得不提供更多的保障性住房,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土地国有和土地批租制度,结合房地产市场化,是畸形的市场化,比房地产完全市场化更糟糕。
接着看美国和德国。
美国和德国都以私有土地为主,政府征地成本极高,所以没有办法提供大量保障性住房。那么两国如何解决住房问题?
美、德的住房问题基本是靠市场化解决的。德国主要靠租赁市场,美国主要靠销售市场。德国政府深度干预房地产市场,美国则将房地产市场自由化,甚至证券化、货币化。
相比而言,德国民众为住房要支付的成本比美国低得多,住房压力也小得多,真正能够做到安居乐业。
德国解决住房问题最重要的原因是,德国的政策背后传达出这样的意志:政府没有将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政府没有打算从房地产中牟利,只将房地产作为民生问题来解处理。
美国则将房地产作为典型的支柱产业,房地产证券化发达,住房抵押债券支撑着美元及金融体系。
美国的房屋自有率在65%左右,且美国的住房条件好,人均住房面积大,这都得归功于美元的主导地位。美国的房地产金融化模式,缺乏稳定性,曾引发过次贷危机。严格来说,这种模式只适合美国等少数国家。
通过以上的分析,总结以下各种房地产发展模式的优劣。
从房地产市场发展与民生相结合的角度来考虑,可以分为5个档次:
- 最糟糕的模式:国有土地+批租制度,以及房地产金融化。
这种模式容易导致政府与房地产商、金融巨头形成寡头经济,国家经济被房地产绑架,房地产泡沫膨胀,富人财富剧增,经济债务高企。
同时居民买房压力大,住房条件差,租房成本高,贫富差距大,消费和投资被压制,经济衰退。 - 排名第二:国有土地+批租制度、房地产市场化 或者 私有土地、房地产金融化。
国有土地+批租制度、房地产市场化这样的模式,危害性没有房地产金融化这么强,但也只是程度轻一些而已。房地产金融化存在的问题,这种模式下依然存在。
私有土地、房地产金融化,也容易造成巨头垄断房产,低收入者购房困难,房价泡沫化,诱发金融危机。 如1990年的日本。 - 排名第三:国有土地+批租制度,房地产金融化+保障性住房 或者 私有土地、保障性住房。
国有土地+批租制度,房地产金融化+保障性住房的典型例子是香港。虽然香港政府努力建设保障性住房,但是这种模式有天然的矛盾,放大了有产者与无产者之间的冲突,居民购房压力大,居住条件差。
私有土地+保障性住房模式放弃了市场化,完全由政府提供住房,但是这种模式下政府征地困难,效率低下,住房需求无法很好地被满足。 - 排名第四:私有土地,房地产市场化。
这种模式将房地产完全视为市场而非民生,购房完全凭实力。对中低收入者比较残酷,但相对公平。 - 比较合理的模式:国有土地、市场化+保障性住房 或者 私有土地、部分市场化+保障性住房。
基本接近于新加坡模式和德国模式。新加坡模式中,市场上存在大量保障性住房,便可放开房地产市场任其自由发展。
德国模式中,政府可通过补贴降低租房、购房成本,鼓励私人、企业大量建房;同时利用政策抑制炒房,防止房地产金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