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泽推荐:这是 Miracle 同学 Pytorch 系列的第七篇,共有十篇。 欢迎复习,欢迎追剧。 ?
疫情在家的这段时间,想系统的学习一遍 Pytorch 基础知识,因为我发现虽然直接 Pytorch 实战上手比较快,但是关于一些内部的原理知识其实并不是太懂,这样学习起来感觉很不踏实,对 Pytorch 的使用依然是模模糊糊,跟着人家的代码用 Pytorch 玩神经网络还行,也能读懂,但自己亲手做的时候,直接无从下手,啥也想不起来,我觉得我这种情况就不是对于某个程序练得不熟了,而是对 Pytorch 本身在自己的脑海根本没有形成一个概念框架,不知道它内部运行原理和逻辑,所以自己写的时候没法形成一个代码逻辑,就无从下手。这种情况即使背过人家这个程序,那也只是某个程序而已,不能说会 Pytorch,并且这种背程序的思想本身就很可怕, 所以我还是习惯学习知识先有框架(至少先知道有啥东西)然后再通过实战(各个东西具体咋用)来填充这个框架。而「这个系列的目的就是在脑海中先建一个 Pytorch 的基本框架出来,学习知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更有意思 ;)」。
今天是该系列的第七篇文章,依然是基于上次模型的权值初始化和损失函数介绍,已经把损失函数模块整理完毕,我们知道损失函数的作用是衡量模型输出与真实标签的差异,当我们有了这个 loss 之后,我们就可以通过反向传播机制得到参数的梯度,那么我们如何利用这个梯度进行更新参数使得模型的 loss 逐渐的降低呢?这个就是优化器干的活了,所以今天开始进入优化器模块,首先学习优化器的概念,然后学习优化器的属性和方法,介绍常用的优化器的原理。关于优化器,最重要的一个参数就是学习率,这个控制着参数更新的一个步伐, 在模型训练中,对于学习率的调整也是非常关键的,所以最后整理一些关于学习率调整的六种策略。
「大纲如下:」
- 优化器(什么是优化器,优化器运行机制、属性和方法,常用的优化器介绍)
- 学习率调整策略(为什么调整学习率, 六种学习率调整策略)
- 梳理总结
下面依然是一张导图把这次的知识拎起来,方便以后查阅:
进行优化器的具体概念之前,我们得看看优化器要干一个什么样的事情, 我们知道了机器学习的五个步骤:数据 -> 模型 -> 损失 -> 优化器 -> 迭代训练。我们通过前向传播的过程,得到了模型输出与真实标签的差异,我们称之为损失, 有了损失,我们会进入反向传播过程得到参数的梯度,那么接下来就是优化器干活了,优化器要根据我们的这个梯度去更新参数,使得损失不断的减低。那么优化器是怎么做到的呢?下面我们从三部分进行展开,首先是优化器的概念,然后是优化器的属性和方法,最后是常用的优化器。
Pytorch 的优化器:管理并更新模型中可学习参数的值,使得模型输出更接近真实标签。
我们在更新参数的时候一般使用梯度下降的方式去更新,那么什么是梯度下降呢?说这个问题之前得先区分几个概念:
- 导数:函数在指定坐标轴上的变化率;
- 方向导数:指定方向上的变化率;
- 梯度:一个向量,方向为方向导数取得最大值的方向。
我们知道梯度是一个向量,它的方向是导数取得最大值的方向,也就是增长最快的方向,而梯度下降就是沿着梯度的负方向去变化,这样函数的下降也是最快的。所以我们往往采用梯度下降的方式去更新权值,使得函数的下降尽量的快。
下面我们学习 Pytorch 里面优化器的基本属性:
- defaults: 优化器超参数,里面会存储一些学习了,momentum 的值,衰减系数等
- state: 参数的缓存,如 momentum 的缓存(使用前几次梯度进行平均)
- param_groups: 管理的参数组,这是个列表,每一个元素是一个字典,在字典中有 key,key 里面的值才是我们真正的参数(「这个很重要,进行参数管理」)
- _step_count: 记录更新次数,学习率调整中使用,比如迭代 100 次之后更新学习率的时候,就得记录这里的 100
优化器里面的基本方法:
- zero_grad():清空所管理参数的梯度, 里注意Pytorch有一个特性就是「张量梯度不自动清零」
- step(): 执行一步更新
- add_param_group(): 添加参数组,我们知道优化器管理很多参数,这些参数是可以分组的,我们对不同组的参数可以设置不同的超参数,比如模型 finetune 中,我们希望前面特征提取的那些层学习率小一些,而后面我们新加的层学习率大一些更新快一点,就可以用这个方法
- state_dict(): 获取优化器当前状态信息字典
- load_state_dict(): 加载状态信息字典,这两个方法用于模型断点的一个续训练, 所以我们在模型训练的时候,一般多少个 epoch 之后就要保存当前的状态信息。
了解了优化器的基本属性和方法之后,我们去代码中看看优化器的运行机制了, 依然是代码调试的方法, 还记得我们的人民币二分类任务吗?我们进行优化器部分的调试:我们在优化器的定义那打上断点,然后 debug
点击步入,进入 sgd.py 的 SGD 类:
SGD 类是继承于 optimizer 的,所以我们将代码运行到父类初始化的这一行,点击步入,看看是如何初始化的:
这里就是 optimizer 的 初始化部分了,可以看到上面介绍的那几个属性和它们的初始化方法,当然这里有个最重要的就是参数组的添加,我们看看是怎么添加的:
这里重点说一下这个,我们还记得初始化 SGD 的时候传入了一个形参:,这里的 就是神经网络的每层的参数,SGD 在初始化的时候, 会把这些参数以参数组的方式再存起来,上图中的 params 就是神经网络每一层的参数。
下面我们跳回去, 看看执行完这个初始化参数变成了什么样子:
这就是优化器的初始化工作了, 初始化完了之后, 我们就可以进行梯度清空,然后更新梯度即可:
这就是优化器的使用了。
下面我们学习优化器具体的方法:
1.step(): 一次梯度下降更新参数
2.zero_grad():将梯度清零
3.add_param_group(): 添加参数组 这个是在模型的迁移学习中非常实用的一个方法,我们看看怎么用:
4.state_dict()和load_state_dict()
这两个方法用于保存和加载优化器的一个状态信息,通常用在断点的续训练, 比如我们训练一个模型,训练了10次停电了, 那么再来电的时候我们就得需要从头开始训练,但是如果有了这两个方法,我们就可以再训练的时候接着上次的次数继续, 所以这两个也非常实用。
首先是state_dict()
我们可以看到,state_dict() 方法里面保存了我们优化器的各种状态信息,我们通过 torch.save 就可以保存这些状态到文件(.pkl), 这样假设此时停电了。好,我们就可以通过 load_state_dict() 来导入这个状态信息,让优化器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训练,看看是怎么做的?
好了,这就是优化器的初始化和优化器的 5 个方法的使用了。了解了这些知识之后,我们就知道了优化器的运行机制,管理和更新模型的可学习参数(管理是通过各种属性,尤其是 param_groups 这个重要的属性,而更新是通过各种方法,主要是 step()方法进行更新)。那么究竟有哪些常用的优化器呢?它们又用于什么场景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
这次我们会学习 Pytorch 中的 10 种优化器,但是在介绍这些优化器之前,得先学习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那就是学习率和动量。我们先从学习率开始:
2.3.1 学习率
在梯度下降过程中,学习率起到了控制参数更新的一个步伐的作用, 参数更新公式我们都知道:
如果没有这个学习率 LR 的话,往往有可能由于梯度过大而错过我们的最优值,就是下面这种感觉:
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反而越增越大, 就是因为这个步子太大了,跳过了我们的最优值。所以这时候我们想让他这个跨度小一些,就得需要一个参数来控制我们的这个跨度,这个就是学习率。这样说起来,有点抽象,我们还是从代码中看看吧:
我们可以看一下上面的图像,loss 是不断上升的,这说明这个跨度是有问题的,所以下面我们尝试改小一点学习率,我们就可以发现区别了:
我们发现,当 loss 上升不降的时候,有可能是学习率的问题,所以我们一般会尝试一个小的学习率。慢慢的去进行优化。
学习率一般是我们需要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超参数, 我们一般是给定一个范围,然后画出 loss 的变化曲线,看看哪学习率比较好,当然下面也会重点学习学习率的调整策略。
2.3.2 动量
Momentum:结合当前梯度与上一次更新信息, 用于当前更新。这么说可能有点抽象, 那么我们可以举个比较形象的例子:
那么这个动量是怎么作用于我们的更新的呢?在这之前,我们得先学习一个概念叫做指数加权平均, 指数加权平均在时间序列中经常用于求取平均值的一个方法,它的思想是这样,我们要求取当前时刻的平均值,距离当前时刻越近的那些参数值,它的参考性越大,所占的权重就越大,这个权重是随时间间隔的增大呈指数下降,所以叫做指数滑动平均。公式如下:
是当前时刻的一个平均值,这个平均值有两项构成,一项是当前时刻的参数值 , 所占的权重是, 这个 是个参数。另一项是上一时刻的一个平均值,权重是 。
当然这个公式看起来还是很抽象,丝毫没有看出点指数滑动的意思, 那么还是用吴恩达老师PPT里的一个例子解释一下吧:
看上面这个温度图像,横轴是第几天,然后纵轴是温度,假设我想求第 100 天温度的一个平均值,那么根据上面的公式:
最下面这一行就是通式了,我们发现,距离当前时刻越远的那些值,它的权重是越来越小的,因为小于 1, 所以间隔越远,小于 1 的这些数连乘,权重越来越小,而且是乘指数下降,因为这里是 。下面通过代码看一下这个权重,也就是 是怎么变化的,亲身感受一下这里的指数下降:
距离当前时刻越远,对当前时刻的一个平均值影响就越小。距离当前时刻越近,对当前时刻的一个平均值影响越大,这就是指数加权平均的思想了。这里我们发现,有个超参数, 这个到底是干嘛的? 我们先来观察一个图, 还是上面的代码,我们设置不同的来观察一下这个权重的变化曲线:
我们可以发现,beta 越小,就会发现它关注前面一段时刻的距离就越短,比如这个0.8, 会发现往前关注20天基本上后面的权重都是0了,意思就是说这时候是平均的过去20天的温度, 而0.98这个,会发现,关注过去的天数会非常长,也就是说这时候平均的过去50天的温度。所以「beta在这里控制着记忆周期的长短,或者平均过去多少天的数据」,这个天数就是, 通常beta设置为0.9, 物理意义就是关注过去10天左右的一个温度。这个参数也是比较重要的, 还是拿吴恩达老师PPT的一张图片:
看上图,是不同 beta 下得到的一个温度变化曲线
- 红色的那条,是 beta=0.9, 也就是过去10天温度的平均值
- 绿色的那条,是 beta=0.98, 也就是过去50天温度的平均值
- 黄色的那条,beta=0.5, 也就是过去2天的温度的平均
可以发现,如果这个很高, 比如0.98, 最终得到的温度变化曲线就会平缓一些,因为多平均了几天的温度, 缺点就是曲线进一步右移, 因为现在平均的温度值更多, 要平均更多的值, 指数加权平均公式,在温度变化时,适应的更缓慢一些,所以会出现一些延迟,因为如果=0.98,这就相当于给前一天加了太多的权重,只有0.02当日温度的权重,所以温度变化时,温度上下起伏,当变大时,指数加权平均值适应的更缓慢一些, 换了0.5之后,由于只平均两天的温度值,平均的数据太少,曲线会有很大的噪声,更有可能出现异常值,但这个曲线能够快速适应温度的变化。所以这个过大过小,都会带来问题。一般取0.9.
好了,理解了指数滑动平均之后,就来看看我们的 Momentum 了,其实所谓的 Momentum 梯度下降, 基本的想法是「计算梯度的指数加权平均数,并利用该梯度更新权重」,我们看看在 Pytorch 中是怎么实现的:
普通的梯度下降:
Momentum梯度下降:
这里的就是momentum系数,表示更新量, 是的梯度。这里的就是既考虑了当前的梯度,也考虑了上一次梯度的更新信息, 如果还是很抽象,那么再推导一下就可以:
这样,就可以发现,当前梯度的更新量会考虑到当前梯度, 上一时刻的梯度,前一时刻的梯度,这样一直往前,只不过越往前权重越小而已。下面再通过代码看一下momentum的作用:我们有0.01和0.03两个学习率,训练模型,我们看看loss的变化曲线:
现在,我们给学习率0.01的这个加一个动量momentum, 再看看效果:
可以看到加上动量的0.01收敛的速度快了,但是前面会有震荡, 这是因为这里的m太大了,当日温度的权重太小,所以前面梯度一旦大小变化,这里就会震荡,当然会发现震荡会越来越小最后趋于平缓,这是因为不断平均的梯度越来越多。 这时候假设我们减少动量m, 效果会好一些,比如0.63:
好了,学习率和动量解释清楚了,下面就看看常用的优化器了。
2.3.3 常用优化器介绍
optim.SGD
- param: 管理的参数组
- lr: 初识学习率
- momentum:动量系数, beta
- weight_decay: L2 正则化系数
- nesterov: 是否采用 NAG
这个优化器是非常常用的。然后下面列出 10 款优化器,具体的不去介绍, 可以大体了解有哪些优化器可用:
- optim.SGD: 随机梯度下降法
- optim.Adagrad: 自适应学习率梯度下降法
- optim.RMSprop: Adagrad 的改进
- optim.Adadelta: Adagrad 的改进
- optim.Adam: RMSprop 结合 Momentum
- optim.Adamax: Adam 增加学习率上限
- optim.SparseAdam: 稀疏版的 Adam
- optim.ASGD: 随机平均梯度下降
- optim.Rprop: 弹性反向传播
- optim.LBFGS: BFGS 的改进
这里面比较常用的就是和, 其他优化器的详细使用方法移步官方文档。
上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优化器,在优化器当中有很多超参数,例如学习率,动量系数等,这里面最重要的一个参数就是学习率。它直接控制了参数更新步伐的大小,整个训练当中,学习率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可以调整和变化。 所以下面整理学习率的调整策略,首先是为什么要调整学习率,然后是 Pytorch 的六种学习率调整策略,最后是小结一下:
学习率是可以控制更新的步伐的。我们在训练模型的时候,一般开始的时候学习率会比较大,这样可以以一个比较快的速度到达最优点的附近,然后再把学习率降下来, 缓慢的去收敛到最优值。这样说可能比较抽象,玩过高尔夫球吗?我们可以看一个例子:
我们开始的时候,一般是大力把球打到洞口的旁边,然后再把力度降下来,一步步的把球打到洞口,这里的学习率调整也差不多是这个感觉。
当然,再看一个函数的例子也行:
所以,在模型的训练过程中,调整学习率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率前期要大,后期要小」。Pytorch中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率的调整方法,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学习,学习率该如何进行调整。
在学习学习率调整策略之前,得先学习一个基类, 因为后面的六种学习率调整策略都是继承于这个类的,所以得先明白这个类的原理:
主要属性:
- optimizer: 关联的优化器, 得需要先关联一个优化器,然后再去改动学习率
- last_epoch: 记录epoch数, 学习率调整以epoch为周期
- base_lrs: 记录初始学习率
主要方法:
- step(): 更新下一个epoch的学习率, 这个是和用户对接
- get_lr(): 虚函数, 计算下一个epoch的学习率, 这是更新过程中的一个步骤
下面依然是人民币二分类的例子,看看LRScheduler的构建和使用:
老规矩,打断点,debug,然后步入这个这个类。这个类就是继承的。我们运行到初始化的父类初始化那一行,然后再次步入。
看看父类的这个怎么去构建一个最基本的Scheduler的。
这样我们就构建好了一个Scheduler。下面就看看这个Scheduler是如何使用的, 当然是调用step()方法更新学习率了, 那么这个step()方法是怎么工作的呢?继续调试:打断点,debug,步入:
步入之后,我们进入了的函数,
我们发现,这个跳到了我们的StepLR这个类里面,因为我们说过,这个get_lr在基类里面是个虚函数,我们后面编写的Scheduler要继承这个基类,并且要覆盖这个get_lr函数,要不然程序不知道你想怎么个衰减学习率法啊。所以我们得把怎么减学习率通过这个函数告诉程序:
可以看到这里面就用到了初始化时候的base_lr属性。
下面关于优化器的定义和使用的内部运行原理就可以稍微总结了,首先我们在定义优化器的时候,这时候会完成优化器的初始化工作, 主要有关联优化器(属性), 然后初始化和(记录原始的学习率,后面方法会用到)。然后就是用Scheduler,我们是直接用的方法进行更新下一个epoch的学习率(这个千万要注意放到epoch的for循环里面而不要放到batch的循环里面 ),而这个内部是在类的方法里面调用了方法, 而这个方法需要我们写Scheduler的时候自己覆盖,告诉程序按照什么样的方式去更新学习率,这样程序根据方式去计算出下一个epoch的学习率,然后直接更新进优化器的里面去。
好了,下面就可以学习Pytorch提供的六种学习率调整策略:
- StepLR 功能:等间隔调整学习率
step_size表示调整间隔数, gamma表示调整系数, 调整方式就是, 这里的gamma一般是0.1-0.5。用的时候就是我们指定step_size,比如50, 那么就是50个epoch调整一次学习率,调整的方式就是。下面从代码里面直观感受一下这种调整策略:
- MultiStepLR 功能:按给定间隔调整学习率
这里的milestones表示设定调整时刻数, gamma也是调整系数,调整方式依然是, 只不过和上面不同的是,这里的间隔我们可以自己调,构建一个list,比如[50, 125, 150], 放入到milestones中,那么就是50个epoch,125个epoch,150个epoch调整一次学习率。依然是从代码里面感受一下:
- ExponentialLR 功能:按指数衰减调整学习率
gamma表示指数的底了。 调整方式:, 这个观察一下代码:
- CosineAnnealingLR 功能:余弦周期调整学习率
T_max表示下降周期,只是往下的那一块。eta_min表示学习率下限, 调整方式: 下面直接从代码中感受:
- ReduceLRonPlateau 功能: 监控指标, 当指标不再变化则调整, 「这个非常实用」。可以监控loss或者准确率,当不在变化的时候,我们再去调整。
主要参数: 下面我们直接从代码中学习这个学习率调整策略的使用:
上面是学习率一直保持不变,如果我们在第5个epoch更新一下子,那么这个更新策略会成什么样呢?
- LambdaLR 功能:自定义调整策略,这个也比较实用,可以自定义我们的学习率更新策略,这个就是真的告诉程序我们想怎么改变学习率了。并且「还可以对不同的参数组设置不同的学习率调整方法,所以在模型的finetune中非常实用」。
这里的lr_lambda表示function或者是list。这个我们从代码中进行学习:
但这个过程到底是怎么实现的呢?我们依然可以debug看一下过程,依然是调用函数,但是我们这里看看这里面到底是怎么实现自定义的:
我们再这里再次stepinto ,就会发现跳到了我们自定义的两个更新策略上来:
好了,六种学习率调整策略已经整理完毕,下面小结一下:
- 有序调整:Step、MultiStep、 Exponential和CosineAnnealing, 这些得事先知道学习率大体需要在多少个epoch之后调整的时候用
- 自适应调整:ReduceLROnPleateau, 这个非常实用,可以监控某个参数,根据参数的变化情况自适应调整
- 自定义调整:Lambda, 这个在模型的迁移中或者多个参数组不同学习策略的时候实用
调整策略就基本完了,那么我们得先有个初始的学习率啊, 下面介绍两种学习率初始化的方式:
- 设置较小数:0.01, 0.001, 0.0001
- 搜索最大学习率:看论文《Cyclical Learning Rates for Training Neural Networks》, 这个就是先让学习率从0开始慢慢的增大,然后观察acc, 看看啥时候训练准确率开始下降了,就把初始学习率定为那个数。
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了,还是有点多的,依然是快速梳理一遍,我们今天开始的优化器模块,优化器管理更新参数,不断降低损失。首先从优化器本身开始学习,学习了优化器的基本属性和方法,并通过代码调试的方式了解了优化器的初始化和使用原理。然后学习了常用的优化器,介绍了两个非常关键的概念学习率和动量, 学习了SGD优化器。优化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就是学习率,在模型的训练过程中,对学习率调整非常关键,所以最后又学习了学习率的6种调整策略,从三个维度进行总结。
好了, 优化器模块介绍完毕, 我们再回忆一下机器模型训练的五个步骤, 数据模块 -> 模型模块 -> 损失函数模块 -> 优化器模块 -> 迭代训练。前四个模块我们都一一介绍完毕,下面我们进入最后一个模块的学习,这里面首先就是迭代训练过程中的可视化模块TensorBoard, 我们继续Rush ;)
所有代码链接: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c5EYdd0w8j6w3g54KTxJJA 提取码:k7r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