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2
页
2025
年数学高考大纲
2025
年数学高考大纲在保持基础性、选拔性功能的前提下,针对学科核心
素养与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考试内容覆盖高中数学必修及选择性
必修课程,重点考查逻辑推理、数学建模、运算求解及数据分析能力,强调知
识在现实场景中的应用转化。以下从考试范围、题型调整、知识点变化三个维
度展开说明。
考试范围
必修课程包含集合与逻辑用语、一元二次函数与不等式、三角函数、平面
向量、复数、立体几何初步、概率统计基础等内容。选择性必修课程分为三部
分:代数与几何(空间向量、圆锥曲线、数列与数学归纳法)
、概率与统计(随
机变量分布、回归分析)
、数学建模与探究活动(优化问题、数学实验设计)
。
新增“数学文化”相关知识点,例如中国古代数学典籍中的典型问题,但以背
景资料形式呈现,不单独设题。
题型结构调整
选择题数量减少至
10
题,每题分值由
5
分调整为
6
分,重点考查概念辨析
与快速计算能力。填空题保留
6
题不变,增加“多空题”类型,例如同一题干
下设置两个关联填空,强化知识串联能力。解答题维持
6
题格局,前
4
题分别
对应代数、几何、概率统计、数学建模领域,后两题设置交叉知识点综合题,
其中最后一题采用开放探究模式,允许考生从至少两种解题路径中选择并论证
其合理性。所有题型均增加“现实情境描述”类题干,例如利用外卖配送路径
优化考查函数最值问题。
知识点变化与备考重点
函数部分增加反函数概念考查,要求能用图像分析简单函数的反函数特性。
立体几何强化空间向量在证明题中的应用,传统几何证明题分值占比下降
20%
。
概率统计板块新增贝叶斯定理基础应用,侧重医疗诊断、舆情分析等案例中的
条件概率计算。数学建模题明确要求必须包含“模型构建
-
求解
-
检验”三步骤,
其中模型缺陷分析占该题总分值的
30%
。备考时需重点训练三类能力:从复杂
文本提取数学模型的能力(如解读政策文件中的数据变化规律)
、利用图形计算
器进行初步数据分析的能力、对非常规解题方法的适应性(例如用数列特征解
决几何分割问题)
。
能力考查细化标准
逻辑推理题设置“冗余条件”干扰项,例如在圆锥曲线问题中提供超过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