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0898-88889999

网站公告:

诚信为本:市场永远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盛煌注册

  • 主营项目标题六
  • 主营项目标题五
  • 主营项目标题四
  • 主营项目标题三
  • 主营项目标题二
  • 主营项目标题一

盛煌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盛煌动态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

发布时间:2025-08-14 03:51:56 点击量: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考试要求

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实验探究一:红磷燃烧前后质量总和的测定

(1)在备好的锥形瓶中放入红磷

(2)称量锥形瓶及瓶内物质的总质量

(3)点燃红磷,迅速塞好瓶塞,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

产生大量白烟,放热;气球先膨胀后缩小。

(4)称量锥形瓶及瓶内物质的总质量

(5)比较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变化

结论:

参加反应的红磷质量 +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五氧化二磷质量

实验探究二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1)在一只烧杯中加入硫酸铜溶液

(2)将烧杯和铁钉一起放到天平上称量

(3)取下烧杯和铁钉,将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注意砝码不要取下)

现象:

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4)再将盛有溶液和铁钉的烧杯放到天平上称量

(5)比较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变化

结论:

铁的质量+硫酸铜的质量=铜的质量+硫酸亚铁的质量

实验探究三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①在烧杯中放入碳酸钠粉末

②在小试管中倒入稀盐酸

③把盛有盐酸的小试管放入盛有碳酸钠粉末的小烧杯中,放在天平托盘上,用砝码平衡。

④取下小烧杯,将小试管中的盐酸倒入小烧杯中和碳酸钠反应,观察现象。小试管仍放入烧杯中。

⑤再把烧杯放在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实验现象:

①固体粉末消失,产生大量气泡;

②天平指针偏向右(变轻)

实验原理:碳酸钠+盐酸→氯化钠 + 水 + 二氧化碳

在敞口容器中:

在密闭容器中:

实验探究四 镁带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现象:

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产生白烟(氧化镁粉末),生成白色粉末。

实验原理:

凡是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可以在密闭容器中进行,防止反应系统内物质与环境物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否则反应后剩余物质质量会增大或减小。

考点1 质量守恒定律

1. 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

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 微观解释:

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 化学反应前后有六不变、两改变、两个可能改变

(1)一定不変

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

元素种类、质量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一定改变

物质的种类

分子的种类

(3)可能改变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

化学方程式

1. 定义: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能直接反映质量守恒定律。

2. 化学方程式书写要点:

(1)将反应物,生成物用相应的化学式表示出来

(2)文字表达式中的“+”,“反应条件不变”

(3)文字表达式中的“→”改为“=”。

3. 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考点)

(1)表明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2)表明了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的粒子个数之比;

(3)表明了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的质量之比(即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化 学式前的计量数的乘积之比)。

例子:

①表示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②表示氢气、氧气和水的质量比为4:32:36

③表示氢分子、氧分子和水分子的个数比为2:1:2

4. 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①宏观意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②微观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粒个数比

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2个水分子

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36份质量的水

5. 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

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

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

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

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

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课题2 如何正确的书写化学方程式

考试要求

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1. 遵循原则:

① 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 书写步骤:写、配、改、注、查

① 写:根据实验事实短线左边写出反应物,右边写出生成物的化学式,不止一种物质的用“+”号联结,中间用短横线相连。

例:P+O2— P2O5

② 配:配平化学方程式的目的是使“——”两边的原子种类与数目相等,使之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化学方程式后,要检查。

(注意:配平时,化学计量数只能写在化学式的前面且要化成最简,1可省略不写。千万不要随意改变任何一个化学式。)

4P+5O2— 2P2O5

③ 改:将短横线改成“ =

4P+5O2==2P2O5

④ 注:注明反应条件,如点燃、加热(常用 “△”表示)、高温、催化剂等;生成物状态,气体用“↑”符号,沉淀物质用“↓”符号表示。注意:点燃≠加热≠高温

4P+5O2==2P2O5

注意事项:

①如果反应物中没有气体,而生成物中有气体,此时要在生成物中气体的化学上右边标上“↑”。

②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气体生成物就不需注“↑”号

如果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反应物中没有沉淀(即不溶于水的固体),而生成物中有沉淀,此时则在生成物中沉淀物的化学式的右边标上“↓”。

注意“↑” 和“↓”不能出现在反应物中。两边都有气体或沉淀时不用标。

⑤ 查:化学式是否写错;化学方程式是否配平;条件和物质状态;标注是否标了,标了是否恰当。

3、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方法

(1)最小公倍数法

从左右两端各出现一次、且原子个数相差较大、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也较大的元素入手配平,然后依次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个数。

(2)奇数配偶法

左右两端的原子总数为一奇一偶,在其含有奇数个原子的化学式前配上一个偶数2,变奇数为偶数,然后依次配平与其相关的其他元素原子。

(3)观察法

最基本、常用的配平方法,任何特殊的配平方法都离不开观察法的配合。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化学反应,配平时可直接观察看出结果。

4、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可读出质的变化,也可读出量的变化。每个方程式都有三个读法)

4P+5O2==2P2O5

(1)物质读法:

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2)粒子读法:

每4个磷原子和5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3)数量读法:

在点燃烧条件下,每124分质量的磷和160分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284分质量的五氧化二磷。即磷、氧气、五氧化二磷三种物质的质量比是124:160:284。

注意:化学方程式能客观地反映出化学反应中“质”和“量”的变化及关系,所以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不同于数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中的“+”号应读成“和”、“跟”、“与”,不能读成“加”;“==”号,应读成“反应生成”,不能读成“等于”。

5、化学方程式书写常见错误:

(1)臆造不存在的反应。

(2)写错物质的化学式。

(3)反应条件出错。

(4)未配平。

(5)漏标或多标“↑”或“↓”符号。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考试要求

①能进行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②初步学会有关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考点1 依据:

利用化学方程式能反映物质间的质量比,且质量比呈正比例关系

考点2 步骤 :

①设未知数

②根据题意写出方程式

③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的质量比

④列出比例式,并求出未知数

⑤答

注意:

① 由于方程式只能反映物质间的质量比,因此代入方程式中的各个量必须是质量。

② 由于方程式只能中各物质是纯净物,因此代入方程式中的量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

③ 单位必须统一。

质量守恒定律

私房宝典

在這裏輸入

质量守恒定律应用

私房宝典

在這裏輸入

END

来源丨网络 欢迎收藏及转发至朋友圈

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注册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