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0898-88889999

网站公告:

诚信为本:市场永远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盛煌注册

  • 主营项目标题六
  • 主营项目标题五
  • 主营项目标题四
  • 主营项目标题三
  • 主营项目标题二
  • 主营项目标题一

盛煌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盛煌动态

未来高密度居住区规划与设计框架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26 17:38:10 点击量:

原标题:未来高密度居住区规划与设计框架研究

高密度居住区是许多亚洲城市常见的居住模式,用于解决城市土地稀缺、人口增长快速等问题。然而,社会的发展趋势与颠覆性科技的变革促使人们改变生活习惯,进而影响未来邻里空间的使用与布局。文章探讨影响未来邻里空间变化的3个主要趋势—促进共享与协同合作文化、推广减少用车的居住环境及促进老年友好环境规划与建设,基于新加坡公共住宅的发展与演变经验,建立一个未来居住区综合设计框架,指导邻里空间的规划与建设,使邻里空间具备弹性空间以满足未来使用与分配布局,并提出可广泛应用于高密度居住区规划的新范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密度居住区成为许多亚洲城市常见的发展模式。据联合国预测,在2050年全世界有超过2/3的人口将居住在城市中。这些高层高密度居住区虽然能够解决城市土地稀缺、人口快速增长等基本居住的问题,却难以克服因腹地不足而无法提供“即时服务”和相对应的空间的问题,难以顺应社会发展的新需求,甚至产生其他负面影响,如过度拥挤、社会失序或冷漠的人际互动。目前,社会在颠覆性的科技发展(如远程办公、共享经济、无人机物流配送、自动驾驶汽车等) 和人口老龄化变革下,这些发展趋势无形中正支配着人们每天的生活方式,进而影响未来邻里空间的规划与分配。

新加坡作为一个土地稀缺、人口密集的岛国,自20世纪60年代建国开始便出台了许多公共住宅发展方针,如今经过60年的不断发展,在高层高密度邻里规划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但同其他国家一样,新加坡在科技变革、人口老龄化等趋势冲击下,面临着未来邻里空间模式变革的新挑战。

本文将基于新加坡公共住宅的发展与演变经验,通过对世界范围内高密度居住区规划的优秀案例与文献回顾,结合社区访谈与实地调查,从新加坡3项主要社会发展趋势,包括促进共享与协同合作文化、推广减少用车的居住环境与促进老年友好环境规划与建设,综合探讨如何在土地有限的条件下顺应未来社会发展,同时解决居住问题的高密度居住区规划模式。目前上述3项趋势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都有显著成果,本文将从城市规划视角,对3项议题进行综合探讨,研究成果旨在使空间规划领先于趋势变化,为新加坡提供未来居住区综合设计框架,同时也为其他亚洲高密度城市未来居住区的设计提供参照样板。

新加坡公共住宅区与邻里空间的

发展脉络及未来的居住发展趋势

新加坡公共住宅区及邻里空间发展概述

高密度居住区为亚洲许多城市常见的居住模式。以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地区为例,大多数居民住在高层高密度的公共住宅中,其居住区时常与商业、社区服务等设施结合布局,尝试了各种空间设计层面上的可能性。尽管存在争论,但新加坡的公共住宅(又称“组屋”“HDB”)计划仍是相当成功的案例。在过去60年中,新加坡公共住宅与时俱进,以顺应不同时期的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居住区的形式和规范也随之不断调整。

(1)20世纪60年代,组屋是紧急解决人民居住问题的手段,居住单元通常配有基本的卫生设备和厨房。居住新镇建设在距市中心10km范围以内,每处新镇中心设有图书馆、运动及游乐场、零售商店等基础服务设施。

(2) 20世纪70年代,发展重点为优化土地使用,兴建高密度住宅,发展自给自足的居住新镇。此时的新镇规划已有明确的结构模型和规范(图1),常住人口为20万,镇中心配有教育、社会服务等设施。新镇可分为多个邻里单元,每个邻里单元规划有4000~6000 个居住单位,配以邻里中心来服务当地居民。住宅组团由400~800个居住单位组成,是细分邻里的最小社会群体单元。

图 1 新镇结构模型示意图

(3) 20世纪80年代,新加坡有近85%的人口居住在组屋里,其发展方向从注重庇护功能逐渐向追求高品质的居住环境转变。新镇的商业、机构、体育和休闲设施等也开始有明确的标准化规范。

(4) 20世纪90年代,新加坡开始对组屋进行美学方面的提升,如更换建筑材料、构件及进行建筑立面设计使组屋具有鲜明的特征。娱乐性设施的需求也列入规范,包括设置游乐场、健身角落和硬质场地等。采用多层停车场取代了原有的开放式地面停车,将地面层让出作为社区活动场或绿带。邻里中心的各种设施机构被安置于集中式的综合购物中心;区域中心被引入以降低市中心的经济集中度。

(5) 21世纪初期,组屋的发展又可以细分为两个阶段:①2000~2010年,这一阶段可持续性生活议题被持续关注。土地优先给高密度住宅使用;中密度板式住宅被翻新为更高密度的高层住宅。这一阶段还营造了不同层级的绿植空间,如镇公园、邻里绿地和住宅组团公园,提供休闲娱乐和纾解高密度的居住环境。新式的高楼层、高密度组屋大量使用绿色科技和环境友好设计,将空中甲板、平台和空桥等各式公共空间安置在不同楼层中。② 2010~2020年,早期兴建的新镇发展逐渐完善,政府推出组屋翻新准则(Housing Renovation Guidelines)回馈居民并升级这些成熟新镇中的住宅,更新城市肌理和提升人们的生活体验。

新兴趋势及对新加坡公共住宅区发展的可能影响

新加坡虽然积累了丰富的高密度公共住宅规划与建设经验,但如同其他亚洲主要城市,在颠覆性的科技发展和老龄化变革下,现有的公共住宅与邻里空间形态面临了巨大挑战。在新加坡,越来越多的企业能接受员工远程办公,信息及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简称“ICT”)的普及使人们在各种情况下都能进行工作,尤其是面临大环境突如其来的状况,如疾病灾害使传统办公模式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急需探究未来趋势的走向,从邻里社区和居住空间两个层面提出前瞻性的规划对策。

一方面,要注重颠覆性科技给未来居住带来的影响。以新加坡成熟新镇为例,新镇规划20万的常年居住人口,其中约有65%的居民为经济活动人口,如果他们之中有20% (即26000人) 在未来选择居家就业(或居家办公),那么他们一天当中的活动和消费预估都将集中在住处附近。如此一来,一个新镇必须预备充足的商业空间,提供能够临时办公的场所,如咖啡厅、餐厅等,以满足该类型工作人口的活动需求。此时在邻里中设置让居民办公的共享办公室就变得十分必要。如果这些人口当中的20%(即5200人) 需要合适的办公空间(一个共享办公室大约能容纳50人同时办公),那么一个新镇未来预备的弹性空间至少要能容纳104间共享办公室,以满足该类型工作人口的需求;与此同时,该类型工作人口不再需要每天往返住家与工作地,能够间接舒缓尖峰时段通往市区的道路交通,反之,居住新镇的内部交通与出行人流则会增加。

另一方面,各种新兴的出行方式,如网约车、交通工具共享平台、个人运输设施及最终实行自动驾驶汽车上路,不仅为出行提供更多选择,还在都市及邻里间形成多项相互关联的交通议题,如拥车数量增加或更复杂的交通系统,这些都将对邻里空间规划提出巨大挑战。

除此之外,新加坡社会步入老龄化,亟需为老年人规划友好的邻里环境。预计到2030年,新加坡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24%;预计在2050年,受过良好教育的老年人口将占新加坡总人口的30%。邻里社区一方面要提供更多及更完善的医疗和老年照护设施;另一方面,这当中许多仍保持健康体魄的年长者,在退休后想继续工作或创业,或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和活动。届时,新镇和邻里规划需要为不同社区组织考虑更多功能和弹性的活动空间,以满足这部分老年人的需求。

未来居住区规划议题研究

基于新加坡公共住宅的发展与演变经验,本文拟定了与居住区规划相关的7项议题,探讨一个能符合未来居住区需求的规划指标(图2)。这些研究议题中,有些议题关注的重点为未来居住区发展的趋势,具有能应用于新加坡城市环境的普遍性,包括促进共享与协同合作文化、推广减少用车的居住环境、促进老年友好环境规划与建设、住宅类型学研究和适应性建筑研究;有些议题则是针对特定环境提出,如基地环境的生态调查和检讨居住区设计提案的环境影响评估。本文针对一般或特定环境对象,对每一议题相关的文献进行国内外情况比较分析,辨别可能潜藏的问题;同时,梳理使用者的习性,以了解和适应新兴趋势需考虑的全面因素。研究团队从正面案例中提取学习要点,用于制定规划内容和空间原则。由于规划指标具有一定程度的适用性,其指导的设计策略亦能适应一般的高密度城市环境。

图 2 研究框架图

本文探讨的7项议题中,有3项为新加坡目前关注的发展新趋势,以下将对其进行详细解说,以期获得一个能符合未来居住区需求的规划指标,并选择新加坡一实际空地,考量基地的特定条件,演示规划指标的各项应用,解决新加坡发展面临的居住问题,同时为其他类似地区提供参考。

促进共享与协同合作文化

随着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商业模式受到极大的冲击,消费行为发生了转变,新的生活偏好和共享文化也相继出现。与传统模式不同的是,共享服务的诞生使得未充分利用的商品或服务产生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研究发现,68%的全球消费者愿意与他人分享物品,而66%的人愿意接受别人分享的物品。在韩国,分享未充分利用的社区资源,有助于间接缓解青年失业等城市问题,并促进环境的可持续性 。同时,通过共享办公室、孵化中心与社区共享空间,未来居住区也能够鼓励有活力的老年人参与到社区事务中,促进老年人的社交活动。

在众多共享经济模式中,共享办公是一种“多人分享办公环境”的形式,近年来在全世界风行,也在新加坡得到推广。随着经济形态与产业模式逐渐向知识密集型过渡,共享办公室更能应对由此带来的工作形式的转变,使得工作安排更有弹性。新加坡城市重建局(URA)2013年的一项针对最新生活方式的调查显示,新加坡的经济活跃人口中,有高达18.4%的人更喜欢远程办公(即居家办公)。这可能对提供共享办公室或其他第三空间,以促进远程办公者的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目前新加坡有36 间共享办公室支持这一发展趋势,一些当地雇主也愿意接受远程工作安排。同样,创新和颠覆性技术也可能会间接促进新兴行业及越来越多的初创企业的产生,从而衍生意想不到的空间需求。

本文通过对新加坡及世界范围内远程办公人员情况的调查,对新加坡共享办公和初创企业空间现有规定进行梳理,评估新加坡新镇中可能与共享和协同合作文化发展相关的设施,如菜市场、熟食中心、邻里商店和诊所等社区商业设施,以及小区俱乐部和居民委员会中心等服务性设施,学习借鉴其他共享举措案例,提出共享与协同合作文化方面的3点未来规划目标。

在邻里中提供价格合理且便利的共享办公室

首先,通行时间是规划共享办公室的关键因素。据调查,全球平均通行到共享办公室的时间为20分钟,邻近住家的选址可提高办公室的使用频率。新加坡目前有4座位于新镇中心的图书馆设有共享办公室,据新加坡城市重建局2015年的一项调查发现,高达61.5%的使用者在此办公的原因是靠近住家;有52.3%的人认为此举能有效减少通勤时间。

其次,共享办公室需与其他设施集中布局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如与儿童保育和健身中心等辅助设施结合,更能满足职业父母的需求。同时,受过教育的未来退休人员也是共享空间的潜在用户。老年人倾向于灵活的工作安排,其中有40%的人愿意从事兼职或有弹性的工作。

再次,合理的空间规模也是考量要素之一。研究发现,一个少于20人的共享空间能更好地促进社区居民交流。

最后,可负担性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关键因素。目前,新加坡的联合办公室集中在租金高昂的中部地区,无形中可能将潜在用户拒之门外。

提供完善的空间整合初创企业和孵化中心

随着新科技衍生出越来越多的初创企业,邻里中还需提供完善的创业空间和孵化中心。

首先,租赁承受能力对初创企业非常重要,孵化中心需合理规划与建设以控制可负担的租赁价格。

其次,理想的创业空间能随着一天当中不同时段灵活转换使用方式,以优化空间利用。

最后,孵化中心与一些机构临近布局可以获得多方效益。例如,将孵化中心设置在教育机构 (如大学) 附近,可以利用其人才库并促进合作;又如,社区内设置初创空间,有助于居民参与初创企业组织的研讨会、音乐会和其他社区活动,促进社区融合,同时这些初创企业又可以为未来的退休人士提供就业机会。

提供促进双向贡献的社区共享中心

未来可以惠及广大居民的是社区共享空间。

首先,协同定位(Co-location) 共享空间与服务设施可以加强社区居民的交流,更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例如,新加坡的慈源 (Ci Yuan) 社区俱乐部,将小贩中心、家庭医疗诊所、卡拉OK、儿童看护中心、烹饪工作室和老人护理中心共置于同一建筑,最大限度地便利与满足各种用户群的需求。协同定位不仅非常便利,还促进了社区内的老年人照护。

其次,便利的共享设施让老年人积极参与社区共享,促进乐龄生活。例如,“Good Life! Makan Kitchen”是一间160m2的开放式社区厨房,老年参与者可与其他成员一同学习分享他们的烹饪技巧。邻里内还可规划城市农业 (又称“都市农庄”) 支持共享计划,如加拿大多伦多市于2016年发起Cultivate Toronto活动,居民在社区内合作种植新鲜有机食品。

推广减少用车的居住环境

新加坡虽有完善且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但拥有汽车仍然是许多人的愿望。在过去的40年中,新加坡实施了各种陆路交通管理和创新政策,以优化交通和限制汽车所有权。其中,包括对汽车征收高额税收,引入区域通行证制度(1975年)、车辆限额制度(1990年) 和电子道路收费制度(1998年),建立地铁系统(1982年) 及制定概念规划 (1991年)。该概念规划进一步整合新加坡的土地利用与移动系统,使之更趋于合理。

目前,新加坡推广减少用车的居住环境面临两方面挑战:其一是基础设施不足的挑战,需从区域性和地方交通系统之间的转换,以及专用自行车道不足两方面进行提升;其二是既定行为模式的挑战,需改变民众对热带气候不利于骑自行车和步行的看法,以及提高道路使用者对共享道路空间需求的认识。本文梳理了新加坡及其他国家与地区有关减少用车的居住环境的战略和政策,提炼出以人为本的出行原则和模型,纳入拟建的居住区设计概要中,并进一步审查其他相关的交通政策和基础设施规范,于邻里内构建有活力和可持续的城市慢行系统。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综合土地利用和动线规划、多式联运、大众包容流动性、共享交通、活跃流动和步行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案例学习,提出适用于区域、社区和街道尺度的设计策略;通过半结构式访谈,从新加坡汽车共享协会、新加坡汽车俱乐部和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的城市交通专家处获得宝贵意见。最终提出以下3点未来规划目标。

多式联运

公共交通种类的多样化和吸引力对其乘坐率至关重要。中国香港是提供多样交通选择的城市之一,如各类型的公共汽车、小巴、电车、火车、渡轮和出租车。凭借这些多元化的交通模式,香港的公共交通使用率在2011年达到93.3%,是全球最高的地区之一。在公共交通多样化的基础上,香港进一步优化各种交通模式服务的速度和距离,促进模式之间的整合,有效简化换乘模式。因此,将地方与区域交通系统相结合,整合至交通枢纽,实现交通设施共享,增强区域之间的连通性,是增加各种交通方式乘客量的关键。

综合移动系统和土地规划

将土地开发和交通系统进行整合规划是减少出行需求及缩短出行时间的关键。在许多亚洲高密度城市,综合开发项目聚集在交通节点及其周围,让住家与零售、生活和商业服务无缝接轨。在香港,42%的人口居住在距离火车站500m步行范围内。研究表明,在战略规划和开发控制方面的重点,包含拉近目的地与起点之间的距离,设置密集的小型在地服务设施,支持公共交通便利的地区发展。因此,在社区中弥合宏观和微观、区域和地方移动系统非常重要。这可以通过两个关键原则,即密集化和强化交通节点,以及创建无缝衔接的步行网络,联结居民与交通节点,使移动性和土地使用规划达到良好整合。

活跃流动

活跃流动(Active Mobility)关注的焦点在行人和社会维度的交通规划。其视街道为一个开放的共享系统,能兼容各种移动模式,如步行、自行车和个人移动设备(PMD),各个邻里社区可借此系统相互通达,降低开车需求。共享街道能鼓励老年人外出步行、活动以预防可能出现的行动障碍,是一种创造良好活动场所和支持健康生活方式的关键策略。

一方面,为了实现这种以人为中心的流动方式,社区与公共交通节点之间有便捷联通的慢行网络十分关键。该网络必须能防风雨,如有顶盖的人行道;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如交通限速;能沿线布设一些公共空间及服务设施,如商店、公园和其他公共空间等,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另一方面,在汽车共享和绿色出行日益普及的前提下,新加坡现有停车场标准规定每1.4户使用1个停车位,并于2017年开发的比达达里(Bidadari) 居住片区尝试了每2.2户使用1个停车位的试验。基于现状,本文认为将现行规范降低20%后,仍能适用于未来居住区。这一提案得到了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城市交通专家的支持,他在受访时表示,一辆共享汽车可以为10名私家车主提供服务,而1~2辆共享汽车可以为大约500 户家庭提供服务;减少停车场数量将有助于降低拥车需求,并主动促进其他出行方式。出行和拥车的需求也将随着工作模式变化和远程办公人数的增加而得到缓解。

促进老年友好环境规划与建设

新加坡人口已步入老龄化,且这一趋势正在加速。2016年,新加坡65岁以上老年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8,预计2030 年这一数字将达到90 万人,每四人当中就有一位老人。这些老人有别于以往传统老人,他们受过更完善的教育,可能会有更多方面的需求和志向。

基于老年人的行动能力与行为模式,径向和线性规划不仅提高老年人活动的便利性,还有助于罹患失智症的老年人寻路。因此,本文主张一个基于便利街道型式的邻里规划,其高通达性能够支持各项老年人服务设施规划。与此相应的是,随着未来邻里中老年人口比例增加与婴幼儿比例减少,规划内容也须配合人口结构变化进行调整。

新加坡新镇老年设施现状评估

为了解新加坡新镇的老年设施现状,本文从2016年老年人口占比最高的10处新镇当中选择5处作为调研对象,对65岁以上老年人口状况和老年设施进行问卷调查。调研地点皆为新加坡的成熟新镇,包括红茂桥镇(Ang Mo Kio)、勿洛镇(Bedok)、红山镇(Bukit Merah)、女皇镇(Queenstown) 和大巴窑镇(Toa Payoh),这五处老年人口占居住人口的比例都接近于20%,区域里已有的老年设施包括年长者活动中心、日间照护中心和养老院。

经过计算这些区域老年设施总量的老年人均占有量,本文发现红山镇拥有较佳规范数据(表1),平均每1742位老人便设有一座活动中心。设施的详细分类与人口占比可参考表2;设施大多集中在区域中部偏北及东北部(图3)。由于表格和图片内容皆为2016年调查结果,这些数据在规划未来居住区时,只能作为特定设施供应和分配的参考标准,它必须随着人口结构变化进行调整或增加。

表1 5个调研区域老年活动中心数量与老年人数量比较

表2 红山镇的设施供应情况

图3 红山镇老年设施分布图

相比之下,新加坡的新兴新镇有较高比例的年轻居民和家庭,以榜鹅(Punggol) 新镇为例,老年人约占全镇人口的6.5%,低于该年全国老年人口占比(12.4% )。年轻人口成为这些新镇设施的主要服务对象。然而在2050年,老年人口预估将达到总人口数的1/3,随着老年人口比例增加及出生率持续偏低,邻里设施需配合不同年龄分段消长,以较具适应性的方式来分配,创造有弹性的居住生活环境。

老年友好环境规划与建设的重点内容

老年友好环境规划与建设须从多层次、多方面同时考虑。归纳而言,主要包括以下4个关键点。

(1) 协助老年人实现退休后的财务保障。新加坡45 岁以上预备退休的人中,将近30%的人因为一些因素不打算或没有规划退休储蓄。未来退休人士没有长期储蓄计划,也不清楚需要预备多少退休金,在他们退休之前,这笔储蓄通常会优先使用在孩子的未来发展上。退休后财务保障的重要性,也会因财务困难或社会孤立风险的相互作用的加剧而进一步凸显,特别是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单身老人。因此,本文建议在社区中为老年人提供退休后就业或创业的机会,以及弹性的工作空间,以帮助更多的老年人维持生计。

(2) 为老年人提供更多适合和满足需求的居住安排及选择。居住安排的设计和规划对于支持老龄化社会非常重要。研究发现,80.2%的新加坡老年人希望居家养老,并靠近他们已成家的孩子。即使是需要照护的老年人仍然偏好居家让家人或帮佣照顾,而不是与已经结婚的孩子同住。由于90%的组屋居民拥有自己的房子,他们偏好将自己的房子兑换成面积较小的单位去套现。其中,52.8%的老年人和41.2%年龄介于55~64岁的住户在换房时做出这种选择。因此,未来的居住区需要提供多样化的房型选择和有弹性的平面设计,以适应这种趋势。

代间学习 (Intergenerational Learning)是一种鼓励跨年龄段互动交流、纾解老人被孤立的社会问题的模式。邻里中可将不同年龄段的设施共同设置在一处来促进代间学习。以日本为例,老年日间照护与育儿托管并置,不仅能缓解老年人孤独问题,还能使老年人在看顾托管儿童的过程中获得自我认同。

(4) 将老年照护与社区进行整合。新加坡老年照护的各项服务皆由不同供应商承包,他们担心现有设施无法满足老年人增长的需求。本文建议将不同老年护理服务设施( 如日间照护、乐龄活动中心和老年复健中心等)与其他社区或商业设施结合布局,加强老年人与社区其他人的互动,维持他们的社会归属感。

未来高密度居住区综合规划指标的构建

通过以上优秀案例学习与文献回顾,结合新加坡相关案例的访谈与实地调查,本文从上述3个议题中梳理了有关未来居住区的规划内容和空间原则。在研究未来居住区的设施规范时,通过分析和比较新加坡现有新镇中所有设施的实际规范,共获得了5种主要设施类型(商业设施、社区设施、教育设施、老年服务设施、共享和协同设施),并计算它们所需的空间面积,评估最佳的布局方式,为居住区设施拟定短、中、长期的灵活发展模式,使空间规划领先于趋势变化,能够迅速回应和适应未来趋势产生的改变及需要。

依据上述研究内容,本文为未来高密度居住区制定一个具有广泛适应性的综合规划指标。该规划指标能指导居住区各项规划系统的空间布局,包括公共空间、交通动线、设施配置、建筑形态和环境生态系统等,通过灵活的计划组合和弹性的空间分配,使各项规划系统在高密度环境中获得最佳的布局方式,为人们提供具有良好生活品质的居住环境(图4)。针对指标中的规划目标,本文进一步提出可行的规划原则和具体的规划策略,详细说明规划内容或一般性空间措施(表3~表5)。在制定规划策略时,需特别注意让它们保有一定弹性和能转换为空间系统的特性,使得设计手法可依据基地实际条件、限制或特点进行调整(图5)。

图4 规划指标指导设计的流程框架图

表 3 与促进共享与协同合作文化相关的规划概要

表4 与推广减少用车的居住环境相关的规划概要

表5 与促进老年友好环境规划与建设相关的规划概要

图5 规划指标指导的空间设计策略框架图

灵活性与适应性兼具的

居住区规划案例研究

为对新加坡未来居住区规划提供更好的指导,本文选择新加坡一居住区,对上文提出的综合规划指标进行实际应用研究。研究团队设计了一条1.6 km长的中央脊柱作为总体规划的主结构,强调人性化的尺度,设计一条行人与慢行交通共享的主要街道;共享街道每400m布置一个主要节点,并在主要节点之间设置次要节点,不同层级的节点提供不同的服务内容和服务范围。具体而言,将社区服务、移动和交通枢纽、老年人设施、牙科诊所、幼儿园及药局等布置在基地里的4个主要节点上,距离住家仅有3~5分钟(200m) 的步行距离内;将便利商店、杂货店、共享办公室、诊所及咖啡店布置在3个次要节点上,距离住家仅有1分钟(80m) 步行距离。通过这些措施,使所有用户群体均可共享街道,便利地使用各种日常设施(图6)

图6 基于街道形态的邻里设施布局(左) 及规划结构图(右)

为了能迅速回应未来趋势产生的改变及需要,研究团队聚焦在改善高密度居住区内的服务设施建筑样式,并沿共享街道布置以确保邻里服务拥有高可达性。目前组屋区里大多数二层或三层的服务设施建筑皆是建造初期统一设计的结果,板式建筑样式使得空间内容缺乏弹性和适应性。因此,研究团队提出革命性做法,精细化服务设施用地,并且对遮蔽廊道和扩展的空间这两个组成元素进行模块化处理。它们能够配合住宅塔楼的结构间距作水平与垂直向度的增建,增加的空间可以很好地配合新趋势产生的空间需求。一方面,这种方式使具有邻里服务功能的建筑不但能随时间或应对趋势需求逐渐扩展,而且建筑立面设计也不会过于单调统一;另一方面,街道处于保持发展的动态过程,使得街道面貌不断变化,提高整体的步行体验(图7)。

图7 灵活性与适应性兼具的新建筑类型示意图

结语

颠覆性科技和社会老龄化等发展趋势对城市规划产生的影响,在许多亚洲高密度城市皆可窥见。本文以新加坡为背景提出相关规划指标,在邻里社区和居住空间两个层面回应当前3 个新趋势:促进共享与协同合作文化、推广减少用车的居住环境、促进老年友好环境规划与建设。

本文的研究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是研究的直接成果—一个综合规划指标,并在新加坡一未来居住区展示了一个以人为中心,基于街道形态的居住区规划原型,实际演示该设计概要如何发挥指导的功能。限于篇幅,本文无法完整阐述设计细节,但研究的关键点旨在高密度居住环境中,通过灵活的计划组合和弹性的空间分配,使空间规划领先于趋势变化,够能迅速回应和适应未来趋势产生的改变及需要,打造可持续的居住环境。同时,以更务实、勤奋的审查态度,确保邻里各项设施与服务布局皆在步行距离内,与居民的实际生活习惯紧密结合,创建一个具有足够灵活性和适应性的城镇。

其二,研究也通过对新加坡现有城镇的设施评估,如老年人照护、教育、共享办公及停车场等,其数据和结果将为政策制定者在制定规划方针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并为高密度住宅区的开发、规划、设计、运营和使用等不同阶段的决策提供参考,有助于提升未来社区的生活质量。希望本文所做的研究不仅能解决新加坡的居住问题,同时还能为其他面临相同困境的亚洲高密度城市提供参考。

文章来源

规划师杂志

作者 | 王才强 冯俊才 等

编辑排版

中规建业城市规划设计院 信息中心

CONTACT US

合作/投稿/转载请联系

xjxtd@126.com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注册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