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马来西亚进入2020年愿景的最后一年,政府有信心该国经济明年将实现更强劲,更可持续的4.8%增长。环球印象投资分析马来西亚事业部根据对马来西亚市场多年的实地调研经验,系统的分析了
2022年马来西亚宏观经济发展概况。
这是由于马来西亚强大的宏观经济基础,例如高度多样化的经济和出口结构,支持性的劳动力市场,较低且稳定的通货膨胀,强大且资本充足的金融部门以及国际收支的经常账户盈余。
由于政府仍致力于实施其发展优先事项,因此该前景高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4.4%)的估计。
到2020年,已拨款560亿令吉用于5,466个发展项目,以支持增长动力并增强该国的长期经济能力。
在这笔款项中,532亿令吉分配给4,744个正在进行的项目,其余28亿令吉已拨给722个新项目。
在未来十年中,政府将根据发展共同经济愿景2030(Wawasan Kemakmuran Bersama 2030)的目标,通过发展新的经济领域来推动经济发展,创造商机和高薪工作,从而更加重视经济结构调整。 )。
这就需要确保包容,可持续和有意义的社会经济发展,以为所有马来西亚人提供体面的生活水准,这将通过第十二个马来西亚计划2021-2025和第十三个马来西亚计划2026-2030实施。
政府仍然保持警惕,并将继续致力于加强马来西亚的近期抗灾能力,并推进结构改革以提高中期增长。
因此,该国的增长潜力将通过增强生产力和创新作为增长的催化剂而得到优化。重点将放在授权制造部门生产更多高质量,多样化和复杂的产品上。
在这方面,重点将放在加强具有高增长潜力的部门,例如航空航天,医疗设备,电子和电气,机械和设备以及化学和化学产品。
同样,通过研究,开发,商业化和创新举措对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和现代化也将给予优先考虑。
尽管外部环境继续面临不确定性,但由于私营部门活动的持续扩大,内需仍将是2020年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因此政府将加大努力以增强抵御能力并促进内生增长源。
此外,工资增长和良好的就业前景将继续支持家庭支出。
这符合 (电子邮件受保护) 该计划是在2020年预算案中宣布的,未来五年的总拨款为65亿令吉,旨在为青年和妇女创造更好的就业机会,同时减少该国对低技能外国工人的依赖。
从1月1日起,马来西亚全国57个城市的最低月工资率将上调至1200令吉,加上现金转移计划,所得税退还和较低的借贷成本,也有望为家庭支出提供更多动力。
为了确保经济发展不以地理为中心,政府将根据每个地区的优势和独特性,在选定的地点促进经济活动。
在这方面,已确定15个主要经济增长领域为新的增长来源,其中包括伊斯兰金融中心2.0;马来西亚商品2.0;聪明和高价值的农业;内容产业,动画和数字化;以及与第四次工业革命有关的制造,供应和服务。
为了改善区域平衡,在2020年预算中拨出11亿令吉以促进区域经济走廊的发展,其中包括玻璃市的楚平谷工业区(5000万令吉),彭亨的关丹港(6950万令吉),双溪大吉柔佛州的集中污水处理厂(4200万令吉),砂拉越的萨马拉朱工业园(5500万令吉)和沙巴农业工业区(2000万令吉)。
此外,将通过更有效的激励措施,更协调的促销策略和更有利的商业环境来振兴私人投资。
在未来五年中,政府每年将提供高达10亿令吉的定制化一揽子投资激励措施,作为一项战略举措,以吸引有针对性的财富500强企业和高科技行业的全球独角兽公司。
为了符合资格,这些公司必须在马来西亚各投资至少50亿令吉,这将产生更多的经济活动,在未来五年内创造150,000个高质量工作岗位,并加强我们的制造和服务生态系统。
在今年的前九个月,已批准了总额达1,490亿令吉的大量外国和国内投资。
总理马哈蒂尔·穆罕默德(Dr Mahathir Mohamad)最近被告知修订后的大马山发展计划。
认识到基础设施项目对促进供应链以及货物和人员流动的重要性,将在第十二个马来西亚计划中继续实施一些战略项目,例如泛婆罗洲公路,东海岸铁路,马来西亚班达和吉马斯-柔佛巴鲁电气化双重跟踪项目。
为了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和提高竞争力,政府已将宽带价格降低了49%,并将在未来五年内实施《国家光纤和连接计划》。
在过渡到支持5G的数字经济和工业4.0的过程中,还将提供税收激励措施,以进一步促进高附加值的活动并提高生产率。
此外,政府还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全面的激励措施,以增加其对经济的贡献并促进获得融资的机会。
政府将进一步向马来西亚证券事务委员会下属的我的共同投资基金(MyCIF)增拨5,000万令吉,以利用此类平台帮助为服务欠缺的中小企业提供资金。
此外,政府将提供每家公司高达RM5,000的50%配套赠款,以将数字化用于其业务运营,包括电子销售点系统(e-POS),企业资源计划(ERP)和电子工资系统。
这项配套拨款将在五年内价值5亿令吉,限于首批申请升级其系统的100,000家中小型企业。
在外部方面,马来西亚将继续采取开放的贸易和投资政策,尤其是利用该地区超过6亿人口的庞大人口规模,寻求与东盟的更大融合。
根据环球印象投资分析马来西亚事业部撰写并发布的《2022-2026年后疫情时代马来西亚经济及发展潜力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峰会和马来西亚访问年的举办将促进增长,尤其是对旅游业的增长。
在全球经济日益网络化的背景下,马来西亚还将继续利用我们的文化cultural赋来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竞争优势。
在这方面,马来西亚组织了吉隆坡首脑会议(KL Summit),成功达成了18项协议,穆斯林世界的领导人同意将更多直接投资用于其经济发展。
在KL峰会期间,在媒体,英才中心,青年交流,国防与安全以及粮食安全等领域开展了合作。
Felcra Berhad与卡塔尔最大的畜牧和奶牛场所有者之一Baladna Food Industries之间达成了一项协议,该协议涉及大规模的奶牛场,以进一步加强该国的粮食安全。
在吉隆坡峰会期间,航空零件制造商马来西亚复合材料技术研究有限公司(CTRM)和土耳其航空航天工业(TAI)也进行了文件交换。
政府为增强抵御能力和促进内生增长来源而采取的这些举措,以及更好的商品价格和稳定的林吉特,将为增强马来西亚的经济前景铺平道路。
因此,现行的政策措施将进一步改善马来西亚的经济基础,并继续支持马币向前发展。
政府将继续确保作出共同努力,以推动马来西亚根据共同繁荣议程实现更可持续和公平的增长。
阿兹敏·阿里(AZMIN ALI)是经济事务部长。
这里表达的观点是作者/贡献者的观点,不一定代表Malaysiakini的观点。
我们都知道2020年的新冠疫情给全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让全球GDP暴跌。而许多疫情防控不力的国家,直到今天都还面临着严峻的形势。立陶宛截止目前已经类似确诊了28.64万人,而立陶宛全国也只有279万人,也就是确诊人数达到全国人口的10.3%,这个比例比印度还要严重的多。环球印象投资分析立陶宛事业部根据对立陶宛市场多年的实地调研经验,系统的分析了2022年立陶宛经济支柱。
在与中国出现外交摩擦之前,立陶宛国内的经济表现就已经十分萎靡,国内面临着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而在双方出现外交摩擦之后,立陶宛国内与中国有着贸易往来的农产品与食品加工业以及木材及其相关加工业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立陶宛央行提供的数据显示,受新冠疫情和全球大环境的影响,在2020年,立陶宛的经济萎缩了9.7%。与之对应的是,该国民众的消费水平持续下滑、物价加速上涨、外国投资锐减,立陶宛进入了罕见的恶性通胀期。
中国企业或是出于对两国未来关系的担忧,又或是出于自发的抵制,都不愿与立陶宛企业续约或签订新的合同。在立陶宛国内的粮食加工生产线上,90%的原料都是来自中国进口,如今整个行业都在面临着严重的断供危机。另一方面,立陶宛国内发展最好的乳制品出口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在2020年立陶宛对华乳制品出口额为650万欧元,但自两国外交关系降级之后,其出口便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立陶宛企业不得不寻求在欧洲其他国家开拓新的市场。而立陶宛国内市场体量实际并不大,其202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不过堪堪488亿欧元,抗风险能力极弱。这些“状况”都严重影响了立陶宛的经济发展,目前立陶宛国内的通货膨胀率已经达到了8%的高点,要知道即便是当前国内经济危机十分严重的美国其通货膨胀率也不过6%。这样的高通胀导致立陶宛国内的物价飞涨,民众对于立陶宛政府的怨气也日益高涨。
根据环球印象投资分析立陶宛事业部撰写并发布的《2022-2026年后疫情时代立陶宛经济及发展潜力报告》数据显示,这个279万人口的国家,有三分之一面临着贫困威胁,几乎所有基础设施都是苏联留下的,包括农业机械化。国内资源严重匮乏,能源进口主要依赖它最痛恨的俄罗斯。
立陶宛的经济结构: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的数据,立陶宛的人均GDP约为2.2万美元,在全球排第39位。从经济结构上来看,农业占GDP的比例为3.3%,工业占28.5%,服务业占68.2%。
在服务业中,信息和通信技术 (ICT)是一个重要的部门,约有3.7万名劳工以及超过2000家公司从事 ICT的工作。包括优步、巴克莱银行、安永、普华永道等全球知名公司,都有将业务外包给立陶宛的ICT。
根据2017年的数据,立陶宛的出口额达到了291.2亿美元,前五大出口伙伴分别是俄罗斯、拉脱维亚、波兰、德国和美国,主要出口精炼燃油、机械装备和化学品等商品;进口额达到了315.6亿美元,前五大进口伙伴分别是俄罗斯、德国、波兰、拉脱维亚和意大利,主要进口原油、天然气、机械设备等商品。
虽然立陶宛的经济十分发达,但软肋也特别明显,那就是能源。在2002年,立陶宛全国发电量的80.1%来自于核电厂。然而,为了加入欧盟,立陶宛废除了核电厂,并且暂停了新的核电厂站项目。
不过,受到历史问题和地缘因素的影响,立陶宛一直试图摆脱俄罗斯的依赖。根据维基百科2019年12月的数据,该国能源的73%需要进口,主要来自挪威和美国。
立陶宛的制造业同样也是十分的出色,特别是家具制造业,汽车配套产业、生命科学和激光技术。例如,用于产生超短激光脉冲的飞秒参量光放大器,占世界市场的80%。
电网、天然气网没有与西欧连通,无法与中欧、西欧能源网络实现一体化,连国家石油和天然气储备都还没有建设好。电网、油气管道已年久失修,利用效率低,改造费用太大。唯一优势就是交通便利,能源价格和运输成本上有一定优势。
立陶宛服务业中,还有一个典型特色就是色情业:波罗的海国家立陶宛刚刚加入北约便首次感受到“北约效应”:北约驻军拉动了立陶宛的性服务业,结果,该国妓女的收费猛增了三倍多。另据中国外交部公布,立陶宛20%%以上从事色情行业的人是未成年人。
立陶宛的能源冲击
中国将立陶宛外交降级之后,俄罗斯也出手,立陶宛居民被迫挨冻,除了这些状况之外,在能源问题上立陶宛则是面临着更大的危机。立陶宛国内的天然气主要由俄罗斯坦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进行供应,如今由于能源短缺问题,立陶宛这个冬季的供暖价格将会直接上涨30%。
在入冬之前立陶宛曾多次寻求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为此立陶宛甚至一度放弃了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签订长期合同的机会。只不过这样的转型并不理想。作为加入欧盟的条件,立陶宛已经关闭了其拥有的唯一一座核电站即伊格纳利纳核电站,理由是欧盟认为核能并不是“环境友好型能源”。
如今的立陶宛已经成了全欧洲最依赖能源进口的国家。可以说是立陶宛主动将自己的能源咽喉交到了俄罗斯手中。既然立陶宛方面根本离不开俄罗斯天然气的供应,俄罗斯自然十分乐意“大赚一笔”。
能源短缺严重影响了立陶宛民众的日常生活。取暖费上涨与物价上涨直接击垮了立陶宛民众对于政府的信任。虽然立陶宛政府提出了一系列诸如对取暖费进行分期、从白俄罗斯进口其他燃料等,但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得已之下,缺衣少食的立陶宛民众如今只艰难熬过这个“寒冬”了。
立陶宛的贸易尴尬与无奈
虽说立陶宛政府不断挑衅中国,并做出一副宁可和中国“断交”的模样,但要知道该国的国有铁路公司同中国企业以及白俄罗斯的钾肥都有着密切来往,尤其是白俄钾肥占据全球20%的钾肥供应市场,而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钾肥买主。
对此,美国再度动用自己的“长臂管辖”手段,将白俄钾肥作为制裁目标。在12月8日,美方的制裁决议正式生效,随后立陶宛政府就即刻响应“大哥号令”,宣布要履行美国的制裁内容,让国内各大企业纷纷和白俄罗斯钾肥中断贸易联系。可在此期间,立陶宛国有铁路公司却明确表示反对,并直接回绝了执行政府命令的要求。
立陶宛国有铁路公司拒绝配合美国实施制裁
在美国已经发号施令的情况下,立陶宛国有铁路公司仍然坚持要与中国和白俄罗斯保持贸易交往,同时这个铁路公司的总裁还向政府喊话称,立陶宛身为一个拥有自主权的国家,现在应该考虑好不应该因美国的制裁而承受任何损失。
而立陶宛国有铁路公司之所以态度坚决,就是因为这件事直接触及了他们的利益。据称,该铁路公司同白俄钾肥的贸易合作占据了整个公司货运量的1/4,如果他们真的依照美国的制裁决定走,将造成企业直接损失6000多万欧元,还会面临毁约等惩罚。
卢森堡是一个面积只有2586平方公里,人口仅46万的欧洲小国。不仅山川秀丽,环境优美,而且经济高度发达。环球印象投资分析卢森堡事业部根据对卢森堡市场多年的实地调研经验,系统的分析了
2022年卢森堡的经济及其发达原因。
多年来,卢森堡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之首,2005年高达5.8万欧元(约合人民币58万元)。2005年经济增长4.5%,通膨率2.9%,失业率O.9%,国家财政赤字1.9%。这些数据表明该国进入发达国家中经济状况最佳之列。每年拨出可观资金用于援助发展中国家,2001年达1.92亿欧元,其援助金额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84%,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个达到联合国标准(0.75%)的发达国家之一,2005年这一比例更高达1%。钢铁业、金融业和广电通讯业是其三大经济支柱,在欧洲、甚至在世界上都很有名。
“钢铁王国”名不虚传
根据环球印象投资分析卢森堡事业部撰写并发布的《2022-2026年后疫情时代卢森堡经济及发展潜力报告》数据显示,卢森堡的经济崛起,首先得益于开发铁矿。1858年,建立了第一座用焦炭炼钢的高炉。1897年,克尔克里斯特(ThomasGILCHRIST)发明了对褐铁矿石含磷成份处理新办法,提高了冶炼质量,降低了成本,增强了冶金工业的竞争力。冶金业副产品脱磷炉渣是很好的化肥,农业产量因此大大提高。1911年成立了由卢森堡控股的阿尔贝德公司(ARBED),1913年该公司钢铁产量占全国钢铁产量的31%。从19世纪中叶开始,工业化进程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钢铁业在工业结构中一直占有绝对统治地位。1 974/1 975年全球性钢铁危机对其钢铁业以沉重打击,政府注入了大量资金扶持。通过减产、裁员等措施,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利润,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复兴。90年代初,由于世界范围钢铁产品供过于求,再度陷入萧条。1993年至1997年,阿尔贝德集团对其钢铁业进行了战后最大一次的投资改造,共投入200多亿卢郎(约合50亿美元),建成了3座现代化电弧炼钢炉。1997年8月底,卢森堡关闭了境内最后一座传统高炉(我国柳钢买下,将其设备拆运回国),从而卢告别了矿石炼钢,进入只用电弧从废铁中炼钢的新时代。
随着经济结构不断多元化,钢铁业在国家经济中的比重相应下降,与1970年相比,钢产量由546万吨降到2005年的320万吨,钢铁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8%降至20%,钢铁出口总值比例由68%减至30%。但至今钢铁业在经济中仍占有重要地位,人均钢产量仍居世界首位(约6.9吨)。卢在钢铁方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2001年,原为世界第三大钢铁集团的阿尔贝德公司与法国北方钢铁公司和西班牙阿赛拉里亚公司合并组成阿塞洛尔公司(ARCELOR),成为世界第二大钢铁集团。该集团在60个国家设有分厂,员工总数9.6万人,其中卢森堡的雇员6300人。2005年钢铁发货量达4400万吨,总营业额326亿欧元。2006年7月,阿塞洛尔又与世界第一大钢铁公司米塔尔组建成世界第一特大钢铁集团。卢不但生产钢铁产品,而且注意研究提高冶炼技术,这方面的技术出口收入相当可观。
卢森堡同中国在钢铁方面的合作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最初是在汉阳。长期以来,我国从卢进口钢铁和炼钢技术。近些年,卢阿尔贝德公司在上海宝钢阿塞洛尔激光拼焊有限公司中出资3037.5万元人民币,占25%股份。阿塞洛尔公司在宝钢新日铁汽车板有限公司中出资3.6亿元人民币,占12%股份。卢还曾于1 987年和1 989年两次向我国提供混合贷款,分别用于鞍山钢铁公司八号炉改造和马鞍山钢铁公司第三钢铁厂技术改造项目,总计1 525万美元。
“金融之都”业绩非凡
卢森堡金融机构最早出现于1 856年,这年成立了国家储蓄银行和卢森堡国际银行。1 873年成立了独立的中央银行,但这不是现在意义上的中央银行,而是经营银行业务的商业银行,历时八年后,以破产宣告结束。1929年,卢金融领域有两件事对其日后的银行和商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十分重要:一是证券交易所正式对外营业,二是有关控股公司的法律也被批准实行。二战结束时,卢森堡百废待兴,为了维护和监督金融业的正常发展,政府设立了银行监督专员,首任专员就是曾为建立金融和银行体制做出重大贡献的前首相维尔纳先生。
至上世纪60年代,卢金融业虽有了一定发展,但在国家经济中的比重有限。70年代中期的全球性钢铁危机,对其经济打击很大,政府进一步认识到经济结构单一的弊端,于是把经济多元化提到重要位置。首先大力发展金融业,出台优惠措施,实行银行保密法,对外国公民不征储蓄利息税等,从而吸引了大量外国银行和存款。在卢的银行由1960年的13家发展到1970年的37家,1 980年增至1 1 1家,1995年底更高达223家。近十年来,在卢银行不断兼并重组,资产持续增加,银行数目日渐减少,目前为1 53家。其中德国最多,为44家,卢森堡、比利时和意大利各1 5家,法国14家,瑞士和北欧各1 3家,我国两家(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先后于1979年和1999年在卢设立分行,运营一直很好)。另外还有193家其他专业中介公司(资产管理人、经纪人……)、2103家投资基金公司、57家人寿保险公司、34家财产保险公司、273家再保险公司。从业人员,银行业2.4万人,基金业7800人,咨询审计事务所4000人,保险业2600人,律师事务所1000人。银行资产负债总额达8.200亿欧元。卢基金产业发展迅速,有近2150支投资基金,8500多家投资基金机构,管理的净资产达1.65万亿欧元,在欧洲名列榜首,在全球仅次于美国。卢作为世界第七大金融中心,因此誉为“金融之都”。
视听通讯不断发展
卢森堡广播电视业的发展始于20世纪初期。1 925年,卢诞生了第一家业余电台。1931年成立卢森堡广播公司,1 933年起向整个欧洲播送节目,节目安排呈现国际化特点,法、德、英、荷、意等语言均有。1954年,业余范围扩大至电视节目,公司随之更名为卢森堡广播电视公司。1997年,该公司与德国的BERTELSMANN集团下属子公司UFA电影电视有限公司联合组建了欧洲最大的广播电视媒体公司,员工达8388人。目前拥有电视频道及广播站各34个,分布在1 1个国家,向40个国家转播套电视节目,每月观众人数超过2.5亿。
1985年3月,在卢前首相维尔纳的倡议和支持下,卢欧洲卫星公司成立。这是一家私有跨国集团,卢通过其金融机构拥有20%的股份。自1 989年起,通过ASTRA卫星系统向欧洲各地传播电视及广播节目。该公司继1 999年初以1 30亿卢郎(约合43亿美元)购获亚洲卫星公司34.13%的股本后,又积极进举美洲市场,成为视听转播领域全球性大集团。目前拥有卫星38颗,为世界第二大卫星运营商,卫星信号全球覆盖率超过95%,向欧洲地区转播565套仿真和数字电视节目、380套电台节目。91.3%的欧洲家庭收着该公司传递的节目,每天电视观众达1.2亿人。该公司目前主要业务,除电视广播外,还有网络干线、企业网络和电信服务。2005年,该公司的总营业额达12.58亿欧元,净利润3.819亿元欧元。
卢森堡的经济除了上述三大支柱外,化工、设备、印刷等工业也有一定实力,出口商品依次为钢铁、金属产品、橡胶、玻璃等。航空货运、旅游业很是发达,商品市场甚为繁荣。卢森堡经济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如国土小、资源贫乏、粮食不能自给;经济对外依赖性很大,85%的原料和消费品靠进口,80%的产品需出口;钢铁、金融业已达到一定水平,进一步大的扩展难有作为。因此,卢政府更加重视经济多元化。为此,把全国划为几个区,首都附近辟为高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信息产业。首都以北划为农业区,以南划为工业区,摩塞尔河流域一带作为旅游开发区。卢政府欢迎外国投资者到上述地区设厂、开办公司,项目可多样性,享受优惠待遇。
众多优势前景似锦
卢森堡现在经济发达,生活水平如此之高,可是在100多年前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卢森堡为什么能由穷至富?
一、首先得益于钢铁业,它是经济发展最初的火车头。卢重视科研,不断提高冶煤技术,“托马斯程序”的发明,使卢解决了铁矿石中含磷较高的问题,从而大大增加了当时同德、英、比等国冶金工业的竞争力。大力修建公路、挖掘运河,融入邻国的运输网,无疑也为卢经济发展增加了有利因素。
二、政府审势度势,适时调整经济政策,使经济领域不断拓宽。上世纪60年代初,卢制定了“有利于经济扩张的法律制度”,对“刺激经济发展,改善经济结构,促进地区平衡”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上世纪70年代卢加快了向金融业拓展,八九十年代大力向视听通讯业拓展,本世纪初更强调向高科技、工农业领域发展,使卢经济不断登上新台阶。
三、历来实行开放政策,寻求与其邻国联合,从而获得稳定的市场和更大的发展空间。’1843年,卢与德建立“关税同盟”,使卢得到2500万人口的市场。1921年,又同比利时结成经济联盟,1944年,该联盟与荷兰结成比荷卢经济联盟。二战后,积极推动欧洲一体化,是欧共体(欧盟)的创始国。欧洲煤钢共同体为钢铁行业的全新发展奠定了基础,共同市场更为经济全面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
四、政局长期稳定为其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王位继承一直是平稳过渡,在国内外政策上,国家元首大会同历届政府基本一致。社会福利较好,老百姓生活得到保障,极少有社会动荡。1977年,卢成立了由政府、工会和行业组成的三方委员会,对缓和劳资矛盾,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起了有益的作用。
五、外国移民为卢森堡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二战后,尤其是上世纪70年代,吸收了大量外国移民,弥补了劳动力的不足。至今在卢外国人占了卢总人数的三分之一,首都更高达60%。这些劳动力的引进,使卢森堡节省了大量教育经费。现在有十几万在卢工作的法、德、比边民,朝至夕归,甚至连住房等社会基础设施都无需卢建,更免去了卢不少开支。
当前,卢森堡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经济多元化改革有待更加拓展,欧洲一体化建设引来新成员国的竞争,通讯与技术业基础设施尚需进一步完善等等。但是,卢在多方面拥有独特优势:
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地处欧洲中心,与德、法、比三国交界,拥有4.7亿人口的消费市场。这里交通便捷,公路四通八达,水路与邻国相连,铁路和航空同欧洲和世界主要国家及其城市相通,卢货航是欧洲最大、世界第八大航空货运公司,直飞全球90个目的地。
二、高优素质的员工队伍。卢森堡多元文化交汇,一般人都通晓四种语言,除母语外,还会法语、德语、和英语。境内及周边邻国附近拥有多所久富盛名的国际学校,外国孩子也可在这里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一地区除了有著名的大学外,通有各种职业培训学校,每年都培养不少多语种、技能娴熟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深爱欢迎的安全国度。经济发达,生活水平很高,但贫富悬殊不是很大,失业率很低,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百姓基本安居乐业。没有种族歧视,国民尊重法律的程度在世界上数一数二。在此工作、生活的外国人虽然所占人口比例大,但他们都好地融入了当地社会。因此卢政局稳定,社会治安良好。2005年“人类安全刀评比全球领先,卢森堡市荣膺“全球最安全城市”。
四、舒服诱人的生活条件。卢森堡环境优美,气候温和。全国各地文化体育设施齐全。近十万人口的首都就有4个大的博物馆、4个剧院、多处高尔夫球场、体育馆、游泳池,还有著名的卢森堡交响乐团,众多影院、剧团、表演艺术中心,每周都有多场音乐会、各种演出、体育比赛、美术展览等。在卢开车不到1小时,即可找到20多所医院。卢人均月收入3726欧元,成人每月最低工资1466欧元。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72%)居世界前列。
五、投资经商的理想场所。除了上述四方面的优势外,卢还具有不少有利于外事投资经商的软硬件,如完善的司法体系、开放的经贸政策,训练有素、反应快捷的政府部门,高额的公共投资,优质的基础设施,一流的金融网络,高效的物流服务,良好税收环境(增值税率2006年在欧盟25个成员国中最低,仅1 5%,比最高国低10个百分点)……。卢经济发展方向,化工、橡胶、塑料和高科技是其新的工业重点,媒体、全球卫星运营以及电影业为重要的新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