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1年4月29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首次突破6.5关口,再次创下汇改以来的新高,2011年11月13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3300元。2011年我国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达到了4.7%,升值速度明显加快本文就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其对策就行研究,试图找出人民币快速升值下对我国经济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特别是针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经济产生的消极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并对这些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此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汇率;影响;对策
为保持人民币汇率持续稳步发展,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此后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到2011年4月29日,美元兑人民币跌破了6.5大关,即1美元只能兑换不到6.5元的人民币。
近些年来,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人民币升值不仅仅使得我国外汇储备缩水,更重要的是对我国外贸出口企业产生巨大的影响,有分析称,一年内如果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达到5%,那么我国将会80%的外贸企业无法获利甚至倒闭。
人民币如果升值,大量境外短期投机资金就会乘机而入,大肆炒作人民币汇率。在中国金融市场发育还很不健全的情况下,这很容易引发金融货币危机。另外,人民币升值会使以美元衡量的银行现有不良资产的实际金额进一步上升,不利于整个银行业的改革和负债结构调整,面对这样的不利局面,如何做好企业的战略调整是必要的,未雨绸缪方能使我国外贸企业多一些应变措施,多一些对应或抗击风险的能动力,从而为自己谋求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1]。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人民币汇率大致经历了六个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1979~1984)。1979年我国的外贸管理体制开始进行改革,对外贸易由国营外贸部门一家经营改为多家经营。由于我国的物价一直由国家计划规定,长期没有变动,许多商品价格偏低且比价失调,形成了国内外市场价格相差悬殊且出口亏损的状况,这就使人民币汇价不能同时照顾到贸易和非贸易两个方面。为了加强经济核算并适应外贸体制改革的需要,xxxx决定从1981年起实行两种汇价制度,即另外制定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并继续保留官方牌价用作非贸易外汇结算价。这就是所谓的双重汇率制或汇率双轨制。
2.第二阶段(1985~1990)。在人民币双重汇率制下,外贸企业政策性亏损,加重了财政补贴的负担,而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外国生产厂商对双重汇率提出异议。1985年1月1日,我国又取消了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重新恢复单一汇率制,1美元=2.80元人民币。
3.第三阶段(1991~1993)。从1991年4月9日起,我国开始对人民币官方汇率实施有管理的浮动运行机制。国家对人民币官方汇率进行适时适度、机动灵活、有升有降的浮动调整,改变了以往阶段性大幅度调整汇率的做法。实际上,人民币汇率实行公布的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即外汇调剂价格)并存的多重汇率制度。
4.第四阶段(1994~2005)。从1994年1月1日起,我国实行人民币汇率并轨。1993年12月31日,官方汇率1美元兑换人民币5.8元;调剂市场汇率为1美元兑换人民币8.7元左右。从1994年1月1日起,将这两种汇率合并,实行单一汇率,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定为1美元兑换8.70元人民币。同时,取消外汇收支的指令性计划,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实行银行结汇、售汇制度,禁止外币在境内计价、结算和流通,建立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改革汇率形成机制。这次汇率并轨后,我国建立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到目前为止,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趋稳,并一直保持在1美元=8.3元左右。
5.第五阶段(2005~2008)从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相关事宜公告。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从此次人民币短期升值来看,这将有利于缓解国际收支失衡的巨大压力,同时,释放人民币潜在的升值压力,并能淡化人民币兑美元的国际矛盾。从长远战略来看,人民币汇率新机制的建立,将有利于推进人民币汇率安排的市场化改革进程,最终为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实现可兑换创造渐近条件。
6第六阶段(2008~至今)在金融危机的特殊背景下,2008年7月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改此前三年的升值步伐,基本稳定在6.82-6.84之间窄幅波动。
(一)外因——美国施压
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不断经历了通胀-治理通胀的循环过程。自2005年以来,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不断变化,2008年2月CPI增长最高达到8.7%,而2009年7月仅有-1.7%。其余各月份尽管有所不同,但是平均维持在年增长2%以上。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不仅相对稳定而且相对很低,月CPI环比增长基本维持在0-0.2%左右。中国相对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以及我国以利率为主导治理通货膨胀的宏观调控措施,提高了中国境内投资的名义收益率,导致大量的资金流入中国,形成中国国际收支账户中金融账户的顺差,进一步扩大两国之间的贸易顺差额。
1、人民币升值预期较强
1998年至今,尽管遭受了亚洲金融危机、非典、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仍保持了稳定高速的增长,引发了强烈的人民币升值预期。而美国继续向人民币汇率施压,众多国家敦促中国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进一步加强了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
2、美元的疲软
经济危机后,美联储于2009年和2010年两次启动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大量美元货币注入美国市场,推动美元贬值,其他货币相对升值,包括人民币。美元贬值,以美元为标价单位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给中国带来输入性通货膨胀的冲击,进一步扩大中美两国的通胀差。同时,中国拥有美国国债一万亿美元左右,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可以减少美国负债。人民币每升值1%,美国负债可以消除100亿美元左右。美元贬值及美国国债是逼迫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压力之一。
3、美国的谈判策略
人民币升值对美国经济复苏并没有明显的作用,然而美国仍然逼迫人民币升值,原因就在于人民币升值是美国与中国进行战略谈判的筹码之一。近几年来,美国对中国采取的措施较为频繁,经济上对人民币升值施压,不断对中国出口产品征收高昂的反补贴和反倾销税,政治上对台湾问题反反复复。面对中美之间关于人民币汇率、反倾销和台湾问题等更多方面的磋商,美国更容易采取声东击西或者以退为进的谈判策略,以增加谈判胜算,获得更大的利益空间。美国对人民币升值施加压力,有一定政治意图的嫌疑。在中国没有完成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转型之前,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劳动密集型企业是致命的打击,不仅会降低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也会降低中国的国际竞争地位,这反而有效地维护了美国的霸权地位。不论是保持美国的战略谈判筹码,还是人民币汇率问题被政治化,都使得美国对人民币汇率不断施压。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加大。
(二)内因——“双顺差”
中国长期对美国存在资本项目和经常项目的双顺差。根据国际经济学理论,人民币应该相对于美元升值,以平衡两国之间的贸易。而在2005年7月之前,我国汇率政策调整幅度较小,人民币汇率缺乏弹性,导致人民币未呈现出相应的升值,人民币被低估。长期持续的贸易顺差也给中国带来了巨额的外汇储备。截至今年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突破3万亿美元,不仅超过了IMF的衡量指标,且呈现明显的加速增长。巨额的外汇储备会造成基础货币过多的发行,导致通胀压力,而要减轻这种影响,人民银行必须加大回笼现金的力度,形成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如果说人民币升值,就意味着我们拿一美元换得人民币的数量将会越来越少,那么对于我们的出口企业来说,同样出口一美元的商品,而换回人民币的数量就会因汇率的变动相对减少。所以,出口商的利润则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从我们进口商角度看,同样的购买一美元的国外商品需要付出的人民币却在不断减少,即我们的进口成本在不断下降,盈利就在增加。但是,我们说由于行业不同、成本构成的不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企业的影响需要分别作相应的深入分析研究。
(一)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积极影响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而且连年保持着贸易顺差,这对我国经济的作出了突出贡献,但也使我国与主要贸易国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加。人民币汇率升值以后,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存在着各种影响,外贸经济也不例外,人民币的升值将对我国外贸进出口的总额及其结构产生一系列影响。人民币升值可能意味着人民币地位的提高,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提升,中国GDP排名将向前进,例如中国GDP在2010年首次超越日本。
1、直接提高国民的国际购买力
国际购买力提升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首先,在中国进口产业方面,人民币升值代表过去10万元可以买到的美国产品,现在8万余元就足以买入。如果该产业是加工产业,即购入产品为原材料或中成品,那么人民币升值带来的结果就是成本的下降,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如果购入的产品是最终产品,最终产品意味着予以居民消费,升值带来的后果体现为人们消费价格的下降和消费水平、消费质量的提高。其次,在其他诸如旅游等服务性的产品方面,升值意味着国民能够以较低的价格享受较多的服务。例如旅游成本降低,人们拥有多余的财富,可能会考虑购买更多的其他产品,拉动内需;
或者将这些财富再次使用于旅游等服务行业之中,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再次,对于教育这种产品,人民币升值引起的效用更为明显。升值致使出国留学的成本降低,这种成本的降低意味着在学生素质达标的情况下,有更多的学生能够和有更多的学生愿意选择出国留学。由于教育的特殊性,其对一国的意义是非凡的,受到良好的教育意味着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更意味着由于知识带来的技术进步会给一国经济带来相当丰厚的利益。因此,升值对国家未来经济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2、能够加速推动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
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出口导向的战略进行经济发展,这样的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的前期会以非常大的力度拉动经济增长,原因在于中国发挥了自己劳动力相对低廉这种比较优势,以低廉的价格大量出口制造业产品。我国出口产品中居于前列的是纺织品、农产品和机电产品,这些产业附加值较低,短期来看,这些劳动密集型行业有利于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解决大量的劳动力就业问题,但长期畸形的发展必然会不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也不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不适应中国长期的发展要求。
现今我国出口产业结构一直得不到优化,在劳动力价格开始上涨的情况下没有进行产业的优化升级,反而依然依靠低廉的劳动力价格进行发展,使得中国经济存在走向僵化没落的风险。反观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他们的劳动力也相对低廉,如果其技术上升到与中国行业齐平,甚至超越中国,那么中国劳动力价格的比较优势将会荡然无存,出口产业受到严重的打击。而此时因为产业结构久久得不到升级,其结果必然是中国出口外贸的萧条。因此,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历程,人民币升值疑是推动这个历程一个重要的作用。当人民币适当地升值,出口产业会面临一次考验,其中没有竞争力的企业会在这次升值当中被淘汰,因为他们企业的利润率相对较低,升值所带来的利润亏损使他们没有能力持续经营。那么留下来的就是有相当竞争力的企业,他们的利润率是相对较高的,而这些企业的技术水平往往相对较高,资源配置相对合理、优化。但毕竟依靠低廉劳动力得以谋生的企业其利润率会有所下降,那么其长期
生存的唯一道路就只能是进行技术创新改革,发展高附加值的产业,实现企业生产内部条件的转换,将原本劳动密集的产业逐步转变为资本相对密集的产业,这样整体的出口产业其结构就会得到提升,产品档次将会得到升级,改善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而不是如现今一般原地踏步。
因此,人民币升值在客观上可以促进我国发展高附加值产业,对于我国调整产业结构以及长期的经济发展有着相当的推动作用。
3、有利于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中的地位
国家货币的国际地位,取决于货币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总量。人民币汇率的提高使得中国GDP换算成美元后绝对量增多,即GDP以及国家的经济总量都会相应增多,同时人均GDP也会得以提高,因此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中的地位必然会得到提升。我国的经济总量在世一个界经济中是比较低的但由于人民币稳定,所以使得其在经济贸易领域中广泛使用。而如今人民币升值,同时信用大大提高,有望逐渐成为准国际储备货币。国际储备货币的作用毫无疑问是十分重要的。
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美元在国际货币中的支配控制地位开始下降,国际货币体系形成了“诸侯争霸”的局面,一旦某种货币成为国际货币在国际贸易市场上被广泛使用,该国的整体经济所受的汇率风险就相对小很多。另一方面,当一国货币被其他国家作为国际储存货币所拥有的时候,意味着该国能够轻易获取其他国家的原材料等生产性资源,用以发展本国经济
4、有利于加大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
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中国人钱币价值升高了,跟以前相比同等的货币可以买到更好的商品。这一点应用在投资上,尤其是国际投资上,效果便会非常明显。中国的企业家因为中国货币的升值,可以在国外以较少的投入获得更多的回报。人民币升值正是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一个绝佳的机会。在不远的将来在国内产会产生更多的国际型大企业。在人民币升值的前提下,我国更多的企业能够更容易的实现海外投资,这样能够帮助企业把自己的业务拓展到全球范围内,让企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2007至2010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分别为122.61亿美元、161.3亿美元、265.1亿美元、406.5亿美元,人民币升值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呈增加趋势。
5、缓解贸易平衡压力,减轻宏观经济可能的风险
我国虽然每年的贸易顺差很大,但由于出口商品价格不断下降而导致贸易条件持续恶化,需要出口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才能换回少量的国外高科技产品或稀缺资源。人民币升值以后,出口产品的价格相对提高,就可以用较少的出口产品换回本国所需要的各种产品。出口利润不断增加,就可以改善我国目前的贸易条件。
随着对人民币的升值,不仅可以改变对外均衡的问题,而且在我国出口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国际价格上提升后,可以起到缓解与美国、日本等主要贸易伙伴国在低价反倾销上的贸易摩擦,进而减少贸易纠纷、高额成本、征税等方面的成本。
总的来看,人民币升值带给我国外贸的积极影响还是非常之多,通过人民币升值能够很好的帮助我国摆脱传统以低价格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局面,使得我国外贸企业能够积极的进行产业升级和优化,在未来取得科技上的竞争优势,生产出高附加值的优质产品,以此能够获得长持久安的发展。
(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消极影响
人民币升值提高了我国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我国的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产品就缺乏出口价格竞争优势,成本提高,一些弱小的依靠规模扩张和廉价劳动力生存的企业,不利于扩大海外市场,甚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将被淘汰。
1、对外贸出口方面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首先冲击的就是出口贸易。中国是出口导向型的国家,尤其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国家内需比较缺乏,这就限定了中国的经济很大部分是靠出口维持。如果出口方面受到限制,内需又不足以消化如此庞大的商品数量,那么大量的产品将在国内积压,对国家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人民币升值会提高中国产品的价格,相同的商品在升值后就会变得昂贵,加大资本投入的成本,降低中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不难看出,当商品价格由于汇率升值而变得昂贵时,想要保持国际的市场份额,必须降低商品原有价格,这么做直接导致利润的下降。倘若升值幅度在合适的范围内,那么这个问题相对没那么严重,但一旦出现升值势头不受控制的时候,问题就出现了为了保持——市场份额,升值直接带来的是企业的亏损。主要体现在:
(1)提高了企业生产成本
随着美元在全世界范围内及在我国的不断贬值、汇率的变动、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相对提高、土地价格不断上涨,导致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生产成本、经营成本急剧上升。使我们的企业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我国企业的主要生产原材料如钢材、铜、铁、玉米、大豆等等,从2009年初到2010年六月,涨幅额基本上都在20%以上,导致我国很多大中型企业的生产成本价格远高于出口产品的价格。企业的生产成本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由于我国出口企业大部分都是依靠低廉的价格取得竞争优势,例如,我国中小外贸企业目前的毛利仅仅只有2%到5%之间,这也就表明,就算是人民币汇率微小的变动都会对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产生非常巨大的影响。由于近几年人民币快速升值,我国数以万计的中小企业,每年都有超过2成的企业面临倒闭的危险。
(2)降低了出口企业利润
人民币升值对于外贸出口企业的利润影响非常巨大,人民币就好像称上的秤砣一样,稍微变化都会引起称盘上的巨大变化。有调查发现,当人民币每升值1%,我国外贸出口企业的利润将会大量的下滑。从图4-1中可以看出,每当人民币升值一个百分点,我国棉纺织品出口企业的利润要下降12%左右,毛纺织品企业的利润要下降8%左右,服装外贸企业的利润要下降13%左右。对于我国外贸企业多以低利润进行运作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对其打击非常之大[10]。
以温州鞋业市场为例,根据温州鞋革行业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汇率的变动每年最少要挤压掉外贸型鞋业企业的5成以上的利润,很多温州鞋业老板都诉苦说,如果人民币保持不变,那么一年利润最少百万,而人民币升值导致了其利润直线下降,情况好的能够赚20-30万,情况不好的还要面临亏损甚至倒闭。
(3)增大企业经营风险
由于人民币汇率升值和汇率变化存在一的不确定因素,近年来这对我国出口型中小企业带来了较大的交易风险、会计风险和经济风险。在商品和劳务的出口贸易中,对那些已经销售货物但还未收货款,或已签了订单的出口企业来说,由于人民币汇率升值,出口企业就要付出相对更多的本国货币,带来交易风险和会计风险,形成直接的汇兑经济损失。人民币汇率一当上升,给那些应收外汇账款较多的中小企业亦带来了巨大压力。由于现阶段我国外贸机制和金融体系尚不健全,缺少成熟的外汇市场,出口型中小企业汇防范风险意识和抵抗能力都相对较弱。人民币升值在我国速度过快,从对我国企业的长期影响来说,进一步加大了我国中小企业出口产品定价的难度,加大了企业的潜在风险,造成企业经营状态恶化。严重的还甚至导致企业倒闭。
(4)企业竞争压力增大
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都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低附加值出口产品为主,管理创新水平和科技创新的能力比较低,人民币升值导致我们企业成本大幅度提高,使的我国这些依靠低价竞争赢得国际市场竞争优势的中小企业的发展脚步更加艰难,大部分中小企业面临关门倒闭的困难现象。人民币升值,还使我国劳动力价格明显高于巴基斯坦、孟加拉等亚洲的周边国家。从表4-1中可以看出,在2011年,中国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为69~70美分/小时,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的劳动力成本分别为42美分/小时和38美分/小时,印度为56美分/小时,泰国为59美分/小时。我国沿海地区的工人工资水平为68美分/小时,而孟加拉为24美分/小时,巴基斯坦为37美分/小时,印度为44美分/小时,泰国为42美分/小时。人民币升值,使我国纺织服装、小家电、加工制造等等行业的出口型中小企业,原来主要依靠低价格占领国际市场的优势不再存在,竞争能力明显下降。
在对我国出口企业的调查中发现,由于人民币升值加快,导致了企业成本增加,成本的增加导致了企业竞争力的下降。我国很多企业主都纷纷反映,以前出口到海外有着非常明显的成本优势,能够很容易的很多竞争优势,但是随着人民币不断升值,印度、越南、巴西、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企业成本以及比我国的低,传统成本优势的丧失极大的削弱了企业竞争力。
2、增加我国就业压力
人民币升值,将导致我国国内就业压力增大。一是我国目前出口的大部分产品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人民币升值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也促使企业优化产品,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增加技术性人才,降低对低素质廉价劳动力的需求,造成失业及就业压力。二是我国目前提供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是出口和外贸企业,外贸行业提供的就业机会超过8000万人。但由于人民币升值将会增加外商的投资成本,根据测算,当人民币升值5%,汇率的出口弹性和外资弹性分别为0.8和1的情况下,出口增速将下滑4%,外商投资增速下滑5%。外商投资和出口贸易的下滑,也将会造成劳动力需求下降。
从另一个角度看,人民币升值在影响企业利润后,势必影响到社会就业。除了以上汽车出口的例子,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预测,人民币每升值1%,棉纺织、毛纺织、服装行业的利润率就会分别下降3.19%、2.27%和6.18%,而这些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在4%~7%之间。企业对于亏损的对策必然是减少生产成本,而在物价上涨飞快的中国经济下,减薪和裁员将是短期内最有效的方法。但广泛的减薪会引起社会强烈的不满,因此,裁员变成了企业唯一的道路,届时,大量的失业将会涌现。因此人民币升值的幅度不能太大,否则这些行业将会出现几百万人的失业,这对中国经济是一种严重的打击。不仅如此,曾有学者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化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算出我国中长期出口产品价格弹性为-0.858,也就是说,人民币升值1%,中国出口贸易额将减少0.858%,出口额减少130余亿。按照每出口1.5万美元创造一个就业岗位计算,将影响到近90万人的就业。即人民币升值1%,90万的就业岗位就会受到影响。因此,人民币升值对就业有着十分严重的影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3、人民币升值使我国金融体系受到挑战
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使世界对人民币的预期不断攀升,大量的国际游资涌入我国金融市场,投资于股市、房地产业,这部分短期资本的规模大、流动性强、趋利性强,很容易造成股票市场及房地产市场的泡沫,造成金融市场的动荡,进而可能引发货币和金融危机,这对于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监管体制不完善的我国,无疑是一种严峻的挑战。
总的看来,如果人民币升值过快和幅度过大,那么它对进出口增长的影响可能就不那么温和了。一是将造成出口增长速度大幅回落或下降,那样不仅对资源性和低附加值商品,也会对整个出口加工产业发展以及就业产生较大打击;二是可能刺激一部分商品大量进口,冲击国内市场,甚至引起一定的通货紧缩。
4、境外资金流入导致的不利结果
确切地说,境外资金应该分为两种:其中一种是以正常投资形式进入国内的投资资金;另一种则是看准人民币升值,准备进行套利以及狙击的“境外热钱”。前者之中,那些已经进入市场的资金并不会因为人民币升值而受到任何影响,但那些对于潜在进入者来说,人民币的升值意味着投资成本的上升,这样,他们就会考虑到其他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而舍弃中国。这种情形对中国经济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算太大。真正需要防范的是后者———国际热钱。人民币升值对于热钱持有者,即国际金融炒家来说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这一次人民币升值与日元升值也有相似之处,最明显也最让炒家们开心的是中国的房地产开始发热,楼市不断地往上猛涨,当他们抓紧时机,将大笔资金涌向楼市和股市之中时,经济泡沫很可能会疯狂产生。一旦泡沫破裂,最明显的后果就是如日本一般,享有“失去的十年”。而根据央行日前数据显示,2011年1月我国新增外汇占款5016.47亿元,环比增长近25%,大幅超出市场预期。3月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为6870亿元,外汇的大量涌入国内,必须用大量的人民币与之进行兑换,这样就使得国内的人民币数量远远大于我国人民所创造的财富数量。而这些资金投向少数几个部门,从表面上看是拉动了经济增长,使得内需增大,但实际上也使得资产价格大幅上涨。因此,国家也不得不防范,一旦大量热钱涌中国,中国经济势必会产生泡沫,走向危机的边缘,因此,加强货币监管显得尤为重要。
(一)多渠道、多方式降低企业成本
我国出口企业中生产性企业比重高,出口成本相对较低,应对市场和政策变化的能力比外贸流通企业强。对于人民币汇率上升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下降,该类企业可以通过加强企业内部管理,节能降耗,降低生企业产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生产力水平。来部分化解政策调整所带来的成本增加因素。一方面,企业应苦练内功、深挖潜力,不断创新,从原材料到产品的生产过程,严格控制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各种费用支出,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通过技术革新降低企业制造成本。此外,企业还应充分利用人力成本低廉等优势,扩大出口,保住来之不易的国际市场。
(二)走差异化和品牌化运作的道路
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形势下,我国企业面临的是与世界品牌竞争的大市场。我国大多数出口型中小企业自身缺乏品牌意识。以及对品牌长远的规划,许多企业一直是通过靠低价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参与竞争,利润空间相对就很小。我国出口企业要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提升出口利润,必须努力打造属于自己的民族品牌,实现从低价竞争优势转变为以质量和品牌等非价格竞争优势。因此,企业必须加强自主品牌的研发力度,创建出口产品的品牌优势,走国际品牌化运作之路。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国外频繁利用反倾销、特别保护等等对中国企业进行的外部施压。
(三)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
我国外贸企业之所以受制于人民币升值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由于我国出口企业依靠的是低价竞争,低价竞争也就意味着产品的利润低,产品没有技术含量,容易被人取代。这样就其在面对人民币升值过程中无所适从,一方面由于提高价格将会导致客户流失,另外一方面要是继续低价将会导致利润下滑。
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的目的就是要摆脱低价、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产业的束缚,建立起高科技和高附加值的产业结构,以此来获取更高的毛利润来对抗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能力水平,企业应当改变过去一味只是低价竞争的模式,要大力转化为产品差异化竞争,我国生产企业要从产品本身的外观设计、功能设计以及产品包装上下工夫,不断开拓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完善产品的功能。更换产品的包装。
(四)利用金融避险工具控制升值损失
在我国通过对金融避险工具的宣传与推广,引导企业主动灵活地运用避险工具。组织形式多样的培训学习,加大对远期结售汇、外汇掉期、外汇期货等外汇衍生产品的宣传工作与推广力度;引导企业在现行汇率制度下根据自身发展状况,有选择性地采取以下避险操作。
1.采取更有利的结算方式出口多采用即期结汇,提高预收款比例,或通过选择出口押汇、出口保理、福费廷等等方式尽快结汇,缩短结汇期限;进口尽量采取远期售汇或分期付款方式,延长对外付款的时间。
2.加强外汇衍生产品的使用。如采用人民币远期结汇业务,锁定汇率风险;借用外汇贷款支付进口货款,减少进口成本;与银行签订掉期外汇买卖及外币理财业务协议,实现货币保值。
3.综合运筹外汇现汇账户。公平合理保持现汇水平,平衡外汇头寸,减少汇差损失。
4.慎重选择结算币种,更多采用非美元方式结算。逐步改变目前订单合同以美元计价为主的惯例,灵活选择欧元等其他非美元硬通货进行结算;做到进出口商品流向区域与结算货币一致性,并尽量在出口中选择硬货币,进口中选择软货币。
5.关注汇率的变化,合理判断汇率走势,审慎预测利率趋势,最终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贸的影响问题在近些年一直被人们所关注,很多人都认为人民币升值会使得我国很多企业亏损甚至倒闭,我国的经济将走向衰退,就实际情况来看,虽然我国的确有很多竞争力不强的外贸企业倒闭了,但是这并没有影响那些有竞争力的企业借此机会大力发展变得更加强大,国家经济实力越来越强。
人民币升值问题已经是严重的困扰我国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大局,对于我国外贸而言,如何破解人民币升值给我国带来的不利影响迫在眉睫。面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外贸出口企业生产成本增大、出口企业利润空间变小、经营风险 和竞争压力增大的不利局面,我国应该积极的采取措施,从宏观和微观2个方面就行努力,企业不断进行产业优化和升级,不断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和建立起富有竞争力的品牌,并合理运用金融工具来对抗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不利影响,让我国外贸能够健康快速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张晓立.人民币升值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9(07).
[2]李贺友.人民币升值超2%或对出口带来负面影响[N].新华每日电讯,2010(09).
[3]李莉.百姓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N].中国财经报,2008(07).
[4]雷鸿.人民币升值:刺向地产的双刃剑[N].中国房地产报,2005(08).
[5]奕颢.人民币升值重在长期效应[N].中国房地产报,2010(03).
[6]新浪财经.外汇.http://finance.sina.com.cn/focus/2011/index.shtml.
[7]丁艺.人民币升值及其对我国外贸行业的影响[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6,(04).
[8]王元龙.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03).
[9]张静.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9,(05).
[10]谢吉丽.人民币升值对浙江纺织业的影响与对策[J].北方经济,2010,(18).
[11]廖文献,郑秀.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贸型企业的影响分析[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bvv.cn/chachong/6113.html,
摘要:近年来,欧洲发生了严重的债务危机,现在此次危机已从从欧元区外围国家向核心国家蔓延,到达威胁统一货币制度(欧元)继续实行的地步。究其原因,是欧洲的一些国家所欠下的国债余额已经增加到无力偿还的地步。但此次危机并非只针对欧洲,而是对整个世界的经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说到债务危机,世界上欠债务余额最高的国家是日本,但是日本国内长期存在的乐观言论认为日本近期不会因与国债有关的特殊事件而陷入危机之中。笔者则持相反意见,认为在不久的将来日本很有可能陷入债务危机中。据日本财务省公布的最新数据,至2012年末,日本长期债务余额将达937万亿日元,再创纪录,而债务与GDP之比将达195%,远超意大利的128%、美国的103.6%,在发达国家中居首位。按日本现有人口总数计,人均负债约达732.5万日元,人均债务占比在发达国家中也居首。若加上地方政府债务,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11财年日本国家负债总额将达到997万亿日元,债务总水平会达当年GDP的227.5%。到2016年,日本公共债务将达GDP的277%。笔者认为,日本的国债问题需要结合日本经济历史发展,现状和全球经济环境进行研究。并和已经发生的意大利债务危机进行比较,从何批驳日本国内长期存在的乐观言论的危险性。
关键词:国债;日本银行;日本财务省;
国债,又称国家公债,是国家以其信用为基础,按照债的一般原则,通过向社会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国债是由国家发行的债券,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由于国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认为是最安全的投资工具。
日本95%的国债由国内的金融机构和私人持有,是个典型的内债。日本政府债务高企和其人口老龄化问题有重要关系。日本人口老龄化是日经济长期低迷重要原因之一,日政府不得不发行国债。当前日债务总额已超过GDP的200%,在所有发达经济体中是最高的。
但日政府和银行关系密切,可将国债利率压至极低水平,日本人民很勤奋,且民间储蓄高达1000万亿日元,还有巨额海外投资收益,所以日本负债金额最高状况目前还较稳定的主要原因。
本文致力于调查、了解日本国债问题的形成原因,改革可能性,日本国内各种观点,以及恶化后可能带来的影响。结合日益变化的金融市场环境,就日本国债问题潜在的危险性和爆发的可能性以及日本国内各种观点的影响进行研究论述
国债作为以政府信用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财政范畴,在西方的历史是比较悠久的。在奴隶制时代,国债就已经产生了。尤其是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根据经济乃至政治发展的需要,国债在日常生活中变得越来越活跃,对它的认识和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日本95%的国债由国内的金融机构和私人持有,是个典型的内债。日本政府债务高企和其人口老龄化问题有重要关系。日本人口老龄化是日经济长期低迷重要原因之一,日政府不得不发行国债。当前日债务总额已超过GDP的200%,在所有发达经济体中是最高的。
但日政府和银行关系密切,可将国债利率压至极低水平,日本人民很勤奋,且民间储蓄高达1000万亿日元,还有巨额海外投资收益,所以日本负债金额最高状况目前还较稳定的主要原因。
本文致力于调查、了解日本国债问题的形成原因,改革可能性,日本国内各种观点,以及恶化后可能带来的影响。结合日益变化的金融市场环境,就日本国债问题潜在的危险性和爆发的可能性以及日本国内各种观点的影响进行研究论述。
2.1选题背景
国债作为中央政府的负债,属于财政范畴。仅就财政收入形式而言,在现代社会,税收已经成为国家财政取得收入的最主要、最经常、最稳定的手段,但国债也已经成为财政取得收入的重要手段,同样是政府财政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债作为以政府信用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财政范畴,在西方的历史是比较悠久的。但现代意义上的国债则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是在现代信用制度基础上存在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公共信用形式。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由于资产阶级反对国家干预,主张自由经营,当时政府的职能仅限于确保资本主义的生产秩序和社会秩序正常运转上。表现在财政上,就是这一时期的资本主义国家崇尚预算平衡,大多数年份的预算都有盈余,所以国债的发行规模并不很大,而主要是特殊的意外事件发生时(如战争)会出现急速的增长。而经过30年代初的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尤其是伴随着凯恩斯经济思想的兴起,人们已认识到资本主义不能完全通过自由竞争“自发调节”,政府必须承担起应有的重任。也就是说,政府要日益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来对付经济危机的袭扰,维持经济的正常增长。这种干预和调节在财政上主要是通过增加支出削减税收,其结果是财政预算的赤字,从而势必造成作为弥补赤字的主要手段——国债的大量发行。当然,除了弥补财政赤字以外,国债还可以为投资公共事业建设和调控经济运行发挥重要的作用。
2.2选题意义
伴随着国债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日益重要,人们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增强。不同流派的经济学家基于不同的立场和出发点,从理论上对国债的一系列相关问题展开了越来越深入的研究,纷纷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和主张。这也为后人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相似,尤其是作为后发性的国家,国债政策在日本经济以及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更为引人注目。从成功经验来看,不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资本主义形成、发展和确立的进程中,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发达和繁荣的过程中,国债政策成为了日本政府不可或缺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而从失败教训来看,20世纪90年代初泡沫经济破灭以后,日本经济陷入了长期的萧条和徘徊之中,在应对经济不景气的同时,日本政府还不得不面对着另一个难题就是日益严重的国债风险和难以摆脱的财政困境,而这些同样都是与国债政策的运用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众所周知,根据债务人的性质不同,债务可以分为公共债务(简称公债)和私人债务(简称私债)。与私债相区别,公债是政府累积的债务的总称。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国政府往往可以划分为不同层次,一般主要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组成。不同层次的政府有着各自一定的独立性,许多国家不仅中央政府可以发行举债,地方政府也可以依照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独立举债。因此,按照举债主体的不同,公债可以分为中央政府举借的国家公债(简称国债)和地方政府举借的地方公债(简称地方债)。所以,国债和公债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其联系表现在两者都是政府的债务;其区别则表现在两者的范围不同,公债的范畴较广,而国债专指中央政府举借的债务。从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国债是一国中央政府作为债务人,按照法律的规定向国内外经济主体承担一定行为的义务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
3.1国债定义及国债危机
3.1.1国债定义
国债,又称国家公债,是指国家以其信用作为基础,按照债的一般原则,通过向社会筹集资金的方式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国债是一种由国家发行的债券,是中央政府以筹集财政资金为目的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并到期返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由于国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因此它具有最高效力的信用度,被公认为是一种最安全的投资工具。
3.1.2国债危机定义
国债危机是指在国际借贷领域中大量负债,超过了借款者自身的清偿能力,造成无力还债或必须延期还债的现象。主权债务是指一国以自己的主权为担保向外,不管是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是向世界银行,还是向其他国家借来的债务。国债危机在2011年大规模爆发,有欧债危机,美债危机,希腊国债危机等,国债危机甚至可以直接导致一个国家破产。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以借债维持国家开支,国债的违约会影响到国家在国际社会上的信用评级,甚至可能导致国家的经济出现崩溃。
3.2内债与外债
3.2.1内债定义
内债是各债务主体以本国投资者为对象,通过发行本国货币计价的债券证书,或以缔结特定契约为手段所形成的债务,又称“国内债务”。广义上通常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公共团体﹑企业和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本国以发行债券的形式或以借款﹑租赁﹑延期付款等形式所形成的债务。狭义仅指上述筹资主体以发行债券的形式形成的债务。政府国内债务的主要目的是弥补财政赤字或国库资金的暂时不足,日益成为政府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
3.2.2外债定义
外债,国家向外国商民或政府的借债,属于国债的一部分;一般不包括个人或私商向外商所借的债款。
4.1日本国债的种类
日本的国债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906年4月,日本政府公布了关于国债的法律,明确规定国债有关业务由日本银行办理。目前日本发行的国债名目众多。如按偿还期限及发行方式划分,可区分为以下五种:
年长期附利国债(亦称长期剪息公债):每年付息2次,原则上每月发行,其发行额约占国债总发行额的三分之二,是国债的主要组成部分。
年期贴现国债:每年发行6次(单月)。以由国债募集承购团承购的方式发行。不计息,折价发行。它属面向个人的国债,不上市交易。约占国债发行总额的1.9%。
中期附利国债:期限有2年3年4年三种。其特点是政府根据需要随时可发行。以投标方式决定发行条件。此外,还可以固定利率直接发行。每年付息2次。收益同长期国债一样,享受免税优惠。目前它还不能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而只能通过店头交易进行。目前约占国债发行总额的4.7%。
短期国债:即根据《国债整理基金特别会计法》发行的6个月以内的转换国债,又是通过公募投标方式发行的贴现国债。它是作为面向机构投资家的短期金融市场商品而出现的。每年2、3、8、9月发行。目前发行额约占国债发行总额的1.2%。
政府短期证券,又称政府融资债:即政府为了弥补国库的暂时资金不足而发行的。期限为60天的短期贴现国债。每周一、三、五以定章公募方式发行。应募不足的差额由日本银行认购。由于实际上贴现率低于再贴现率和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等短期金融市场利率,因此,基本上都由日本银行包购。至1988年底,发行额约占国债发行额的12.1%。
4.2日本国债的发行方法
日本的国债发行额由大藏省在年度预算中提出计划,经内阁讨论后,交议会表决批准。具体发行工作由日本银行负责实施。国债的发行市场是独立的,基本不受金融市场的影响。国债的发行额、发行条件,在欧美国家都根据金融市场的行情决定,但在日本,这些都由日本政府和日本银行决定。日本国债的特点是发行量大,利率低,偿还期长。从1965年开始,长期国债年年发行,即使在1970年经济较为景气的年份里也没有中断。为了推销国债,日本政府作出一系列强制性规定,主要有:
4.2.2包销制
规定短期国债都由中央银行—日本银行认购。日本银行拥有货币发行权,掌握着日本的金融命脉。日本政府规定短期国债由它认购,就保证了临时性资金需要。
4.2.3分配制
政府保证债券,数量大,利率低,难以推销。日本政府规定,全部政府保证债券都由都市银行辛认殉。这样每当政府保证债券发行,各都市银行就得按既定的百分比认购。摊派制。日本政府规定长期国债由都市银行组成认购网,按规定比率摊派。目前,将近80%的长期国债由都市银行认购,剩下的约20%由政府资金运用部.介认购。
4.2.4回收制
日本政府规定,都市银行认购的长期国债,一年以后均由日本银行收购。这样,都市银行就能够认购下一年度的国债,从而保证国债的连续发行。
4.2.5转期制
从1973年开始对大部分到期国债实行转期的办法,现金偿还部分仅占国债
面额的10%,其余部分用新的长期(10年)国债来支付,这样就将长期国债的偿还期事实上延长为20年。
5.1日本面临的国债风险
随着日本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其内外部大环境的日益变化,日本政府从1965年起改变了战后以来政府一直坚持的平衡财政的预算原则,将政策改为积极干预的扩张型财政政策。特别是经过70年代前期的石油危机和“滞胀”的严重冲击,日本政府越来越重视并认可财政手段干预本国经济,政府财政支出也不断增加。但是因为受宏观经济减缓现象的影响,政府的财政收入出现了增长缓慢的情况,这就造成了日本财政收支的“缺口”越来越大,这就自然为国债提供了更广阔的的发展空间。自1975年度以后,国债的发行规模越来越大,日本的财政状况也日益恶化。虽然经过日本80年代的财政再建工作,日本终于让停止发行赤字国债的目标得以实现,本国财政临时改变了依赖国债的困难处境,但让人遗憾的是,这种良好状况并没有维持很长时间,仅仅过了几年,赤字国债问题又于1994年“死灰复燃”,并且导致政府财政迅速恶化,甚至比财政再建之前的状况更加严重。
5.1.1政府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
目前,按照国际上比较一致的统计标准,衡量一个国家财政现状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一般政府的财政情况,但这里所提到的一般政府主要是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社会保障基金这三部分组成,而三者之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政余额则更具有说服力。日本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因为国内经济的长期萧条与持续衰退,政府财政结构改革的各项进程屡屡受挫,财政状况不断恶化,政府的财政赤字则更是屡创新高。根据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测算,单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政余额情况来看,日本在90年代期间一直处于入不敷出的严重赤字状态,远比一些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严重的多。
5.1.2国债规模
1991年度日本国债发行额为6.7万亿日元,国债依存度仅为9.5%。但从1992年度开始,由于大规模经济政策的接连出台,财政财政支出快速增加,再加上由于经济的衰退税收无法完成预先设定的目标,财政赤字也越来越大,导致国债也就随之展现出了一种连年增加的不良势头。1992年度日本国债发行9.5万亿日元,相当于1991年度的1.42倍,1993年度国债数额又比上年度增加了约70%,1994年度赤字国债重新发放后的国债发行规模更是出现一年上一个台阶的现象(1997年度除外)。特别是1998年度以后国债的发行规模更是过于庞大、居高不下,年度国债发行额均都突破了30万亿日元的大关,从而创造了日本财政史上的又一项纪录。与1991年度相比,2003年度国债发行数额增加了4.43倍,国债的依存度更是高达44.5%,国债费用占一般会计支出的比重是20.5%,这就表示着此年度一般会计支出中有高达近一半的资金是依靠国债发行借来的,并且支出中又有约近1/5用在了国债的还本付息和管理上。此外,据日本政府估算,2003年度国债余额大约为450万亿日元,几乎与该年度的GDP不相上下。
5.1.3政府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
由于长期不稳的财政情况,日本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的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一直居于世界前列,并且其速度增长之快也是无人能追上的。由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的经济形势都不太乐观,政府债务余额有所增长这一现象应该说是不能避免的,但日本政府债务的增长速度确实是让人震惊的。在短短14年的时间中,日本中央政府的债务余额数目竟然增长了1倍多,从1990年占GDP的一半多,到2003年就已增长到了GDP的一倍半,这种迅猛的增长速度放在其他发达国家是难以想象的。
5.2日本面临的财政问题
5.2.1传统财政体制的不适应性
现代日本的财政体制是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形成的,虽然它对日本本国战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特别的贡献,但目前已不断呈现出与经济发展不适应的缺点。而其中表现最为显著的则应是财政资金(特别是公共事业投资资金)的分配结构莫属。自1985年以来,日本的财政公共事业投资模式几乎都成为了一种固定的资金分配格局,比如建设省一直占68%左右,农林水产省一直占20%左右,运输省占6%左右,厚生省占3%左右,通产省占约0.3%左右,国土厅则占不到0.5%。倘若我们再从公共事业投资的领域这个角度来看,这一问题则变得更为明显了。在1980年度以来近20年的时间里,不管宏观经济形势是如何变化的,也不管投资的效果到底如何,政府的公共事业经费这一投资领域几乎都是没有变化、一成不变的。在另一方面,传统政府财政体制的不适应性还表现在财政支出的刚性增长势头上,即指财政支出若增加,则皆大欢喜;但如果要缩减财政支出,则就会面临永无休止的协调与争论,实施起来困难很大。
5.2.2.扩张型的财政政策难以为继
战后日本财政经历了两个发展时期,即指平衡财政时期(1948—1964年度)和赤字财政时期(1965年度至今)。从1965年度开始,为了促进和引导本国经济的迅速增长,还为了能早日使既定的经济目标得以实现,日本加强了对经济的政府干预程度,这中间当然包含了凯恩斯主义的传统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总体上来说,日本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比较集中的两个时期分别是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和90年代,而对目前日本财政恶化影响程度最直接也最大的则是后一个时期。
20世纪90年代日本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运用可以说已达到了一种登造极的境界,各种财政政策的规模之大和使用频率之高是前所未有的。从1992年8月算起,日本已经了颁布了十几次经济对策,其规模范围也是不断变大。但这些经济对策却没有能够使日本的经济走上以依靠民间需求为主导力量的持续增长之路,反之,却导致经济增长速度对财政的依赖程度变得越来越高,这主要表现在一旦有了经济对策的干扰、刺激,本国经济就能够在或长或短的一段时间内得到一定增长,但倘若一旦没有了财政的有力支持,经济就有可能迅速出现衰退。这种情况在1997年度以后则表现的特别显著,如在1998年度的积极财政政策,尤其是在连续的超大规模经济政策的影响、刺激下,1999年第一、二季度都出现了GDP增长势头较为强劲的现象,但因为得不到财政的有力支持,第三季度GDP一开始就立刻出现了负增长。在此种情况之下,日本政府不得不在同年11月随之推出了规模高达18万亿日元的“经济新生对策”。
6.1调整国债发行规模,降低国债依存度的增长
国债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两大支柱之一,与税收之间存在一种相互替代的特殊关系,在财政支出已经确定的前提下,二者的关系是此消彼张的。一方面是因为税收是一把双刃剑,既指不够多征也不能少征,而此时国债就起到了对其弥补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因为国债因其性质需要还本付息,同时规模也不是可以随意扩大的,因此,控制国债规模的根本应该立足于完善税收制度上。这就要求增加财政收入,减少税收流失,强化税收征管,提升国家全部财政收入所占GDP的比重以及中央财政收入所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大力加强国家财政的宏观调控职能同时把政府的财政收入与GDP的弹性系数逐渐调整到1以上;同时努力调整支出比例、结构,严格支出管理,遵守保证重点、缩减一般这一支出原则,从而使财政支出增长幅度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这一目的得到实现,减少政府的财政赤字,提高国家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6.2调整改进国债发行的期限结构
在适度增加短期国债发行量的同时,可以增发一些5年期、10年期及其以上的长期国债,从而使偿债高峰产生的负担和压力得到有效缓解。对今后国债的发行努力实现国债期限结构多样化,日本国债与中国国债的规模研究化、均衡化等,并重视、加强理论研究,并且合理控制中期国债,增加短期国债,从而实现国债期限结构的改善及优化。
6.3调整国债券种结构
通过发行财政债券,从而使经常性预算在执行当中产生的赤字得到弥补;发行转换债券,以调节还债的高峰;发行建设债券,以均衡建设性预算在执行之中出现的差额;建立国债偿还基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债偿还对财政产生的压力,以上这些调整有利于更好地适应不同收入水平的购买者和不同机构的实际需要,以及个人和各部门的不同偏好及要求,并且使国民的应债能力得到很好的释放。
6.4逐步实现国债利率市场化
在很难吸引更多的个人投资者参与到国债的二级市场进行买卖债券的状况下,可以试着放慢市场化脚步的进程,采用发行较低成本的凭证发行方式。但在长远看来,上述的发行方式在个人投资者角度看仍然属于一种变相存款,这使财政部发行国债与央行利率的水平调整缺乏了沟通和联系,致使投资者将会更加偏好于那些时间相对较短的品种。综上所述,要加强合理国债利率结构的改善与研究,并使国债发行利率的进一步确定能够在更大程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社会相关资金的供求关系,并且逐年使长期国债的按年付息方式加大,从而使我国国债的付息方式进一步与国际惯例相接轨。
6.5提高国债的流通性
这就要求在加强规范、完善债券市场的这一基础上,进一步活跃国债的现货市场,提高国民的投资意识,促使国民购买国债的目的从变相的储蓄发展成一种普遍的投资行为。
政府债务政策一方面可以为增强宏观调控能力提供财力上的保障,从而保证经济目标以及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但另一方面,它也隐含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对政府债务政策与财政安全关系的理论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政府债券发行会给财政带来潜在的国债风险,如果政策运用不当,国债风险的累积又会导致财政风险的形成和加剧,严重的甚至会形成财政危机。而财政风险的累积和财政危机的发生,对国家的财政安全、经济安全乃至社会政局的稳定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
参考文献
[1]余熳宁.日本国债市场繁荣的背后[J].经济导刊.2003(03)
[2]美国和日本国债政策比较[J].瞭望新闻周刊.2000(35)[3]余永定.日本财政危机的启示[J].财经界.2001(05)
[4]菅明军.北宋中期的财政危机及其振兴之道[J].中州今古.1994(01)[5]李玉军.试论清末广西财政危机及其与民变的关系[J].学术论坛.1992(03)
[6]幸赋康,王传璧.日本的财政危机与“重建财政”的战略措施[J].现代国际关系.1983(04)[7]财政危机——日本的难治之症[J].财政.1983(03)
[8]杨涛.明末财政危机与三饷加派[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02)[9]武爱民.国债发行的利弊及对策——日本的国债制度及对我国的鉴戒[J].国际金融研究.1987(03)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bvv.cn/chachong/6114.html,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的证券市场在逐步开拓中得到发展,突破了长期以来实行单一的银行信用体制,向金融资产多元化方向发展,对经济发展起积极作用。但目前我国证券市场机制仍不完善,在摸索前进仍需要借鉴一些国外的先进的管理办法。因此,本文系统地考察日本证券市场的发展特点、变化因数分析及发展过程,通过对日本证券市场发展特点及变化因素分析,提出中国证券市场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得到对我国培育完善的证券市场,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等多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日本证券;发展特点;影响因素
证券是适应商品经济、社会化生产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随着商品经济和生产社会化的发展,个人资本与兴办大型企业和工程所需要的巨额资金的矛盾日益突出,个人资本显得无能为力,单靠银行信贷也难以满足。同时,巨额投资的风险也需要社会来分担。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既满足社会对巨额资金的需要,又使社会资金分散风险,直接融资方式——证券和证券市场——就应运而生了。这时出现了不需要银行介入,而由筹资者直接面向社会投资者筹集资本的直接信用,例如股份公司发行股票和债券等。另外,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困难,维护公共权力,以政府信用形式在国内外发行公债,也促进了证券的产生。在信息通讯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对证券市场实施全方位的改革,建立公平、公正并具有国际竟争实力的证券市场俨然成为日本“大爆炸”式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从日本金融改革和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实践来看,日本证券的市场结构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日本的证券市场始于明治维新时期。二战后随着经济的飞速增长,证券市场取得了惊人的发展。如今东京已成为与纽约、伦敦并驾齐驱的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
1868年,日本兴起了明治维新运动,废除了旧的幕府制度,建立了以天皇为象征的中央集权政府。新政府为了减轻支付旧领主阶层俸禄的财政负担而发行了俸禄公债,为了支持资本义经济的发展而发行了事业公债——最早的事业公债为中山道铁路公债。随着封建制度的解体,日本相继出现了银行、铁路、贸易等股份公司,公债买卖和股票交易量随之越来越大,但是却都具有相当的投机性。在这种情况下,明治天皇于1874年(明治7年),以伦敦股票交易所的条例为范本,制定了控制投机的“股票交易条例”。1878年,明治天皇颁布了证券交易法令,分别在东京和大阪设立了证券交易所,从而使证券交易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最初这些交易所主要经营国债,但在1887年以后随着股份公司的逐一设立,交易中心由国债转为股票。
(一)经济起步时期的证券市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20世纪初期的经济由萧条转问复苏。日本重工业被列作重点发展对象,产业出现了空前的高潮,因而企业资金需求强烈,各财阀所属企业便积极上市,所以证券市场得到扩大。在1933年引发了所谓的“公司债券净化运动”,促使修改了原先的法令,采用了公司债券要有担保原则。在侵华战争之前,公司债券基本上保持着自由稳定的状态。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介入战争较前次更深更广,资金的控制则更严,大多以应付战争所需为主。因此,政府对证券市场实行了严格的控制。当时,日本全国各地的11家交易所合并起来,成立了日本证券交易所,直到战败后才停止营业。由于在经济军事化、管制化的前提下,一系列的金融政策对军事工业优先分配资金,所以证券市场便失去了作为证券发行和交易的机能。后来更随着战争局势的恶化,证券市场逐渐陷入了瘫痪的状态。
(二)战后经济复兴时期的证券市场(1945-1955年)
1945年8月9日,日本宣布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根据盟军占领日本总司令部的备忘录,日本关闭了证券的交易所,证券流通只能在证券公司的店头市场和非官方市场进行集团交易。从此时起到1949年,是日本无证券交易所时期。
1947年起,按照战后各国对日本的处分措施,日本解散了财阀,停止了与军事工业有关部门的营业来进行整顿。个人持股显著增加,兴起了大众投资高潮。1948年5月,一项仿效1993年美国颁布的证券交易法在日本修订完成。依照该法令,银行和信托公司都不得承受除国债、地方债、政府担保债以外的任何债券;日本证券交易所实行会员制。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日本是美军重要的军事基地。大量年需品由日本制造和修理,这极大地刺激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促进了证券市场的整顿和发展。1951年6月,日本实行保证金信用交易,同时颁布证券投资信托法,证券投资信托业也开始得以发展。由于这些原因,重开的证券市场顺利地扩大。以日经225种指数来计算,1951年,日本股市从最低85.25点大幅度跃升到1954年2月的474.43点,在1954年出现的经济衰退到来之前,一直保持着上升的趋势。
(三)经济起飞时期的证券市场(1956-1970年)
战后,经过5年的经济恢复时期,日本进入了经济腾飞阶段。从1955—1970年的十几年中,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10%,到了60年代后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与此同时,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证券市场也得以迅速发展。
1955—1961年,日本的重工业、化学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主要投资来源于发行股票和公债形成的巨额民间资本。证券市场既为日本经济腾飞提供了资金来源,又诱发了民间投资的再度兴起,使证券市场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
由于经济的过热增长,资金需求量猛增,企业主大量抛售股票求现,使股价下跌,导致1961年日本发生了金融紧缩危机。一直到1965年为止,证券市场一直处于萧条状态。1965年秋天起,日本经济逐渐复苏,股市也随有起色,渐渐进入新的繁荣期。以后虽稍有停滞,但一直到1970年,经济均得以顺利发展,创造了日本战后保持繁荣期最长的记录。1960年1月日本乐器制造公司按时价发行新股票。由于它们不再是按票面价格而是按市场价格发行,所以对发行公司的筹资欲望以及筹资量都产生很大影响,成为发挥市场机能的一个重要环节。与此同时,公债、公司债券信托的发展情况极为良好,证券市场上国际资金移动日益频繁。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
(四)动荡的70年代的证券市场
进入7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转向低速增长。1971年发生了“尼克松冲击”(NixonShock)。这一段时期,国债得以大量发行。这是因为1974年石油危机的爆发把日本经济拖入了战后第一次负增长,财政收入不足,财政赤字严重。日本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在继续发行建设公债的同时,开始大量发行赤字国债,偿还期为10年。1977年又开始发行中期折扣国债,以低于票面额发行,到期按票面额偿还,为期5年。所以,有人戏称此为“在国债怀抱中的经济”。在此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公债、公司债券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总之,从70年代中期起,由于国债的大量发行,大量的国际收支顺差和日元的升值,使日本证券市场取得了发展。顺应趋势的要求,日本政府对证券市场进行了一系列改革。1971年,东京证券交易所引进了股票簿记清算系统。1973年,以日元计价的外国债券在日本首次上市;东京证券交易所继1961年开辟了第二股票市场之后又开辟了外国股票部。1974年,电脑化的市场信息系统(MIS)投入运行。1977年,开始实行按交易额收取佣金制度。1979年又实行了政府债券的大宗交易制度。这一切有效地推动了日本证券市场顺利跨入80年代。
(五)80年代以来的证券市场
无疑,日本证券市场在国际金融界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80年代以来,世界金融国际化自由潮流迅速改变了日本原来的闭关自守,使其逐步开放门户。
日本经济从1993年就开不景气,进入1994年仍然处于低谷之中,加之贸易摩擦升级,致使日本证券市场深受影响,股市大跌,前景难料。
(一)证券市场的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近年来,日本证券市场的变化之大,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从发展特点角度分析,伴随着日本经济的日益证券化,证券市场与经济发展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并日渐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日本泡沫经济崩溃,致使日本的经济陷入最严重的低谷,同时也对证券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这一才、过程中,日本证券界凸显出了一系列的违法问题以及证券市场体制上存在的问题。东南亚的经济危机对日本经济更是雪上加霜,如国际有名的企业“山一证券”和部分银行相继破产保护,对日本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促使日本证券业和政府要在根本上改革规章制度证券及市场体制等,适当地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金融证券市场。对于日本证券市场的大力改革促进了日本的经济发展。
(二)激活证券市场与本国的政策有关
90年以前,在各种严格限制下运营的日本证券市场,限制了企业的竞争和证券公司以及应变能力。因此,90年以后的改革主题定位为鼓励企业的竞争、放宽条件限制、搞活证劵市场。政府尽最大努力制定了有关政策,目的就是为投资者的参与创造各种条件。例如:通过利用期权交易的优点建立股票期权交易制度,吸引更多的普通投资者来参与;废除交易所集中交易业务,增加了有价证券的品种,全面采用网络交易手段,并全部取消了有价证券税等等。另一方面,日本政府为达到吸引外国企业到日本证交所上市的目的,制定了简化上市手续,降低上市标准与费用等,致使创造了许多优惠环境和条件。
(三)紧跟国际步伐与科技发展、观念创新水平有关
特别地,从日本近年来的发展变化来看,日本是注重于观念创新的国家。在客观的经济环境变化时,如果没有观念的及时更新,没有改革创新的精神,证券市场的发展就跳不出旧的框架,也不会有上述的相关改革措施的出台。日本证券市场经过近些年的改革,在一个新的理念和新的体制下,已逐步迈向一个与国际市场同步并相对稳定的新时期。日本政府不仅要求观念的同步,更要有科技发展的同步。日本证券市场利用科学技术在改革中建立计算机的交易系统,建立了上市公司适时信息披露系统,确立了互联网的交易方式,全面实现了电子化的管理。
(一)树立证券市场理念,与国际同步发展
日本证券市场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经营理念。尤其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显著加速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在这种经营理念的指导下,大力发展信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同时使用最新的科学技术发展成果,改变证券市场的交易方式、交易手段和会计信息披露方法,废除传统的交易方式,促进证券市场的观念与技术与国际证券市场同步发展。虽然日本股票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大大低于美国证券市场,但在走出国门,到国际证券市场上开展证券业务和开放本国的债券市场上,日本并不落后。从这点来看,这也是证券市场的国际化。也正是因为日本效仿了美国证券的经营模式才得以发展到今天的程度。
(二)加强和完善监管机制
除市场理念外,日本对证券市场的管理比较多地借鉴了英、美两国的经验,在立法管理方面甚至比美国更为严格,但同时也注意吸取了英国自律监管制度方面一些合理的做法。
20世纪90年代后期,日本政府废除了设立金融控股公司的禁令,允许金融机构组建金融控股公司,日本证券业经历了由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的转变。采用注册制加强市场准入监管,通过对注册资本金规定的细分,将一般概念的“承销业务”与“主承销业务”严格区分开来的,既给更多的券商留下了从事承销业务
的发展空间,又从根本上达到了控制风险的目的。总的看来,战后日本监管部门对市场准入管制的效果很可观,使得金融机构的数量不能任意增长,把超额利润保留在金融业内部以维持现有金融机构垄断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赶超欧美发达国家,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
(三)扩大交易,放宽限制
日本对证券市场放宽了限制。金融的自由化、国际化,促进了金融的证券化,为了应对这一变化,搞活证券市场,日本扩大了交易。主要体现在:允许金融机构可通过设立证券子公司进入证券市场,同时证券公司也可以设立银行子公司,相互渗入对方业务领域;放宽了对自有股份回购的限制,同时证交法也相应地修改了有关公开回购、收购状况等规定;引入股票期权制度,制定股份注销特例法,针对企业的违法行为,进一步完善了罚则;解除设立持股公司禁令,颁布金融监督厅设置法;分阶段解除了有关股权凭证业务、股价指数期货、期权交易的禁令;废除了传统的交易厅,全面采用计算机交易。
在金融大爆炸式的改革中,1998年12月日本废除了证券交易集中在交易所的规定,认可上市企业的场外交易。这种金融大爆炸式的改革突破了单一市场集中交易的限制,促使证券市场的交易向多样化的市场交易进行转变。改变柜台交易市场作为证券交易所的补充思想,重新确立柜台交易在证券市场中的作用和地位,改善其流通环境和交易手段,强化其市场交易职能。此外,各大证券交易所降低了上市的标准,创设面向风险企业的“新市场”。
(四)防范市场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
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是日本证券市场一贯坚持的宗旨。特别是泡沫经济出现和亚洲经济危机发生后,日本证券市场相继采取了一系列的风险防范和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措施。如:强化企业信息披露制度,要求上市公司披露信息时,必须启用“适时信息披露系统”实现信息披露电子化;为了防止不公平的交易,新建立了顾客资产分别保管制度和投资者保护基金,并进一步完善了证券公司自我资本和交易责任准备金有关规定等,从而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稳定了市场发展。
(一)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目前中国共有证券公司104家,2006年证券公司总资产6203亿元,总收入600亿元,全行业盈利255亿元。但与国际大型投资银行相比,证券公司作为一个整体的规模尚不及一些国际大型投资银行的规模。一方面,由于分业经营体制的限制,目前,证券公司的业务模式和盈利渠道单一,仅仅能从事与传统证券发行交易相关的业务。另一方面,中国证券公司传统业务在盈利中占比过高且分布不均,包括:自营、经纪、股票承销、委托理财等,直接投资、并购咨询等高附加值业务,并且在客户需求设计产品的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同时,证券公司目前的经营模式太过单一,服务缺乏区域性,对客户和产品服务缺乏分层。
(二)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证券市场规模偏小,直接融资比重过低。目前中国金融资产结构中,银行系统资产占比过高,证券市场资产(包括股票、企业债、证券化产品,但不包括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占比过低,2006年,中国证券市场资产总额占金融总资产的比例仅为22%,而同期的美国和日本分别为81%和65%,韩国和印度分别为67%和57%(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此外,中国居民所有金融资产中,仅有13%左右投资于证券市场,银行存款比例高达75%,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证券市场在金融体系中总体比例过小。
融资结构失衡使中国金融系统的风险过度集中于银行系统,不利于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也不利于金融系统的稳定,同时,也限制了企业的融资渠道。
(三)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法律、诚信环境及监管体系有待完善,监管有效性和执法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中国证券市场建立和发展以来,逐步建立了与其相适应的监管体系。但是,与海外成熟市场相比,中国证券市场在一开始就由中央和地方政府主导设立,并在1999年前后基本处于中央政府为主控制的状态之下,具有较浓的行政色彩,投资者对政府和政策的依赖程度较高,创新主体受到较多制约,创新机制不够灵活。
同时,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中国证券市场若干领域内仍然存在比较严重的多头监管、监管缺位以及监管标准不一等情况,整体监管架构尚不完善。尤其是多层次市场、债券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交易体制和监管制度有待建立或完善,非上市公众公司的监管及交易体制也有待进一步规范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创新产品的推出节奏不断加快,创新产品之间以及创新产品与现存产品之间的关联度不断增加,跨行业交叉产品不断涌现。这种趋势使各监管机构的监管范围不断扩大,监管难度不断增加,对监管机构的协调监管能力和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对监管人员的国际化要求不断提高。
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中国目前的证券违法违规的案件调查困难的问题比较突出,整体执法效率也需要进一步提高。第一,市场的调查力量分散,导致稽查力度不足。第二,由于证券公司和上市公司在地方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监管机构在对于这些上市公司立案调查时,经常会受到各种形式的干扰。再者,相关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造成执法中出现处罚难的局面。
日本证券市场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对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无疑是有重要的启示。我国证券市场的历史仅有10年,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去重复日本等西方国家上百年的证券发展史,目前完全可以借鉴它们的成功经验,采取已被历史和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做法来加速证券市场的培育和完善。
(一) 适当扩大股票上市的规模,缓解日趋严重的供求矛盾。目前,我国证券市场股票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其重要原因是投票供给和需求失衡。而平抑结构失衡,进一步活跃证券市场,必须扩大市场规模,增加市场供给,这就需要加快股份经济发育。
(二) 加速二级市场的发育过程,护大二级市场的交易规模。目前,我国二级市场发育较慢,其规模远远小于初级市场规模。在今后几年,要逐步扩大二级市场上证券的上市量和上市种类,尽力扩大证券的交易规模,以增强有价证券的流通性。
(三) 健全有关法规体系。我国现在既没有《公司法》,也没有《证券交易法》,从而造成在股份制试点、发行证券、证券交易中无法可依的现象。这是许多弊端的源头。因此,必须尽快制定和颁布《公司法》和《证券交易法》等法规,对公司设立,公司类型和破产的程序,证券的格式、发行、交易,证券交易所,证券商,股东保护措施,对外国投资者的特殊规定等做出明确而详尽的规定。
(四) 建主统一管理,协调证券市场的权成机构。管理证券市场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必须建立专门的机构予以负责。对证券市场的行政监管,权力应统一在中央,法律法规的制定也应由证券管理机构来进行,并应防止法出多家、政出多门的现象产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政策和法律的严肃性和有效性,并有效地保证各种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以培养投资公众对政府的信心。
总的来说,我国年轻的证券市场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上市公司的规范运作水平还不高,不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市场中介机构的诚信观念、法制意识还较薄弱;投资者结构缺乏合理性;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机制还不完善;市场的功能、结构、品种以及服务等方面还存在不足等。
在我国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需要许多观念和做法进行转变;相信我国证券市场的矛盾和问题也一定会在转变的过程中逐步得到一一解决。中国证券市场作为一个受世界关注的证券市场,在短短的时间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的证券市场交易技术手段处于世界的先进水平,法规体系也逐步有待完善。证券市场为促进国有企业改革、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突出的作用。改革中的问题能够也只能在深化改革中解决,不能因为改革发展中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就裹足不前,这样是没有出路的。所以,我们仍旧要大力发展证券市场,着力解决当前突出的问题,以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证券市场,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王辉.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发展趋势研究.统计与决策,2007,7.
[2]称湛匀.资本市场与企业融资现况浅析.浙江金融,2007,8.
[3]潘鹏飞.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求实,2003,1.
[4]郑思权.中国证券市场现状及问题分析.经济师,2006,4.
[5]刘杰文.法人相互持股:日本证券市场持续危机的根源.上海金融,2003,5.
[6]曹亚克,吉永雄毅.日本证券市场的发展与中国证券市场现状分析.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2,8.
[7]张焕利.经济世界变革中的日本证券市场.经济世界,1997,5.
[8]陈健瑜.我国开展证券融资融券交易问题研究.深圳证券交易所研究报告,2004:33-54.
[9]杨凯智.日本、韩国证券交易制度考察报告,台湾证券交易所报告,2009,6:9-14.
[10]陈雄.国外证卷市场管理模式比较研究——兼对我国证券管理体制的检讨[J].云南法学,1996,2:17.
[11]杨峰.操纵证券市场民事责任因果关系认定规则之完善——从对美国,日本相关规定的比较出发[J].法商研究,2006,23:112-119.
[12]朱乃平,孔玉生.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财会通讯,2006,10.
[13]唐跃军,谢仍明.股份流动性、股权制衡机制与现金股利的隧道效应——来自1999—200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06,2.
[14]陈信元,陈冬华,时旭.公司治理与现金股利:基于佛山照明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3,8.
[15]魏刚,蒋义宏.中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问卷调查报告[J],经济科学,2001,4.
[16]RyuichiYamamoto,HideakiHirata.StrategyswitchingintheJapanesestockmarket[J],JournalofEconomicDynamicsandControl,2013,10:147-151.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bvv.cn/chachong/6115.html,
选题名称:招商银行XX支行商业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研究
题目来源:结合本人工作实际情况自拟
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基本风险,也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金融风险。由于是在金融危机以来,信贷风险在全球金融形势萎靡不振的情况下爆发的可能性就更大了。尤其是对我国商业银行而言,由于金融创新相比其他发达国家发展缓慢,主要的利润来源是存贷息差,这样,在金融危机下一旦信贷风险爆发,商业银行就直接面临着倒闭的危险。对商业银行而言,加强对信贷风险的管理应当成为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对商业银行能够平稳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银行的信贷风险也就是借款人可能发生的信用风险。这种信用风险发生是因为借款人不良表现,或者借款人不能按合同履行义务所造成的银行呆坏账造成的损失。由于银行的贷款是依靠存款人的存款量为基础向外借贷的,当贷款不能收回,则可能发生银行无法正常清偿从而导致银行破产。
消费信贷作为银行信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格局不断深化和居民个人财富不断增长,为了满足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转型,各类商业银行提供了包括个人住房消费贷款、个人住房装修贷款、汽车消费贷款、个人存单质押贷款、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个人助学贷款、个人旅游贷款等各类消费信贷业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便开始了蓬勃的发展,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BCG)研究报告,2015年中国个人消费贷款将达21万亿元,从2005年到2010年,中国的消费贷款余额以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是29%,虽然未来5年的增长速度会放缓至24%,但这个增长速度依然是十分客观的,随着个人消费贷款进入快速增长期,如何结合所在银行现状对改善或提高现有银行治理结构下的消费贷款风险也愈发重要。
由于根据2010年9月巴塞尔委员会通过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III》的相关内容,三级资本充足率的最小值,分别为普通股4.5%,以及资本6%总资本充足率8%;同时为了保证银行有足够的资本在经济衰退期吸收损失,规定资本的留存超额资本充足率为2.5%,并且从2019年开始,商业银行普通股充足率要达到7%,其中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5%,总资本充足率为10.5%。而我国截止到2003年,11家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7.35%,而112家城市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6.13%,这与新巴塞尔协议规定的8%还有一定距离,预示着未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升级压力较大。而个人消费信贷由于具有信贷对象分散、信用信息难以收集以及发展很不完善的现状和特点,因而消费信贷虽然品种多,但是还主要集中在住房贷款和汽车消费贷款两个方面,占所有消费信贷的83%左右。由于近年来房地产过热,我国加大了对房地产的打压力度,一度出现了房产空置、房价被高估和房地产业泡沫严重的现象,未来对房价看跌预期越来越浓重,一旦房地产泡沫破裂,房价下跌必然导致个人信贷风险的发生。本文将立足于当今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对商业银行的消费信贷风险情况及成因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在当前金融危机情况下,国内经济发展不平稳的前提下,探讨个人信贷风险的管理。
本文通过总结国外商业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系统建设实施的经验,以招商银行XX支行商业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风险管理为例,对其发展阶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招商银行XX支行商业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系统及其实施与完善等内容进行分析比较,期待得出对招商银行XX支行风险管理提供有益的政策建议。这里选择招商银行作为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因有:招商银行近年来是我国个人信贷业务占信贷业务比例最大的商业银行,近年来招商银行以个人消费信贷为关键的信贷拓展市场进行发展,在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是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管理中取得成绩较多的银行,对其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进行研究可对其他商业银行的个人消费信贷管理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信贷风险的分析是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展开的。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国外学者应用微观经济学理论、博弈论和不完全契约理论来研究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贷关系,对信贷风险的产生和防范提出了解决的框架。Stiglitz和Weiss建立了信息不对称市场的信贷配给模型,对银行信贷配给行为进行研究。Lelend(1977)认为企业如果可以通过自身渠道进行融资,会尽量避免风险而选择外部融资,但是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得银行无法判定企业风险的大小,反而会形成逆向选择,风险大的融资才能够得到外部融资,导致融资均衡结果的无效率。Bolton和Scharfstein对企业还贷动力进行研究,认为银行终止贷款会提供企业足够的还贷激励。Hart和Moore对银行企业之间的债务安排进行讨论,认为债务的存在有助于企业通过现金流来偿还债务,Hart和Moore通过给出不同情况下的最优合约状况,来探讨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债务偿还。
国外对银行信贷风险的研究,除了理论之外,最重要的是实证分析。摩根1997年建立了Var信用度量模型,KMC公司研究给出了以期权理论为基础的KMV模型,瑞士信贷银行以保险精算为基础与麦肯锡公司建立起CreditPortfolioView模型,尽管这些模型改善了之前的线性模型的不完善,但是也存在着诸如损失分布不对称以及数据匾乏等理论和实际问题。现在,西方国家对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发展方向是理论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而定量分析多是应用KMV模型、CreditPortfolioView模型和Var模型进行的实证分析,用以对市场信贷风险进行预测。
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比较少,而且创新性不足,主要集中在对国外研究方法的介绍和借鉴上,并且以国内银行业数据来检验和评估国外信贷风险管理的适用性。张宗益、朱小宗(2004)从多个方面比较分析了信贷风险度量模型,并以国内银行也数据为例进行了范式比较和实证比较,对各个模型进行了优劣分析。林跃武、许大庆(2010)论述了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八大信贷风险,其中涉及项目贷款、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贷款以及中小企业贷款等八个方面的信贷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郭毅飞(2010)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指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形成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胡阳、李艺凡、王欣然(2010)从金融衍生品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的角度指出了金融危机后金融衍生品的应用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
对个人消费信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对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现状及特点的研究。陈天一等(2010)对我国当前个人消费信贷的类别进行了分析,并对不同类别的个人消费信贷的特点进行定了归纳总结,他认为当前个人信贷的发展主要以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汽车贷款、助学贷款、医疗贷款、旅游贷款、大件耐用消费品贷款等10多个信贷品种。而消费贷款品种仍集中在住房贷款、汽车消费贷款等传统个贷业务,两者业务规模已达到消费贷款总规模的83%,其他新型消费业务发展较慢。刘潇(2010)对我国个人消费信贷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文中作者对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从1985年开始深圳发放第一笔个人住房贷款后,进入21世纪个人消费信贷得到了快速发展,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下我国个人信贷中,房贷占到90%,但是整体看来,个人消费信贷在商业银行总体信贷中所占的比例还很低,未来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第二,对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的研究。刘冰洁(2010)对金融我给记下个人消费信贷风险进行了总结,认为主要有道德风险、业务风险、法律法规的风险、经济和政策变动等对个人消费信贷风险大小产生影响,针对这些风险管理中的问题,作者提出从个人住房信贷、汽车信贷入手对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进行重点监管,同时商业银行应当加强个人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等来管控个人消费信贷风险。于志武(2011)也认为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个人征信系统还不完善,商业银行管理水平还不够,抵押物变现难和商业银行盲目扩张个人信贷,且我国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了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有效性差,风险攀升。王淑华(2011)还提出了我国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中,消费者的信贷观念对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影响,消费者的个人信用意识不高,导致了消费者对违约的后果认识不足,增加了消费者信用风险等,为银行个人信贷风险管理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第三,对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信用体系建设的研究。从学者对消费者信贷风险的现状和问题的研究中,大部分学者就当前我国个人消费信贷风险高发的问题成因探讨中都提到了要建设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信用管理体系。李立刚(2011)就个人消费信贷的信用建设进行了分析,认为应当从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消费者对信用的认识为根本入手来改善当前消费者对信贷违约的认识,同时,从外部来讲,应当展开征信工作来建立信用系统,同时信用担保制度、审批制度等也应当同步完善来建设完善的信用体系。
第四,对国外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研究。郭慧,周伟民(2007)就中美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美国具有丰富的个人消费信贷产品,并且个人消费信贷机构众多,不但包括商业银行,还有信用合作社和金融公司提供个人信贷,美国还具有完善的信用体系和政策法律制度环境,对美国个人信贷风险管理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一)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本文将会在明确阐述商业银行个人信贷风险的分类、内涵、具体管理内容和管理方法的基础之上,结合金融危机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状况的变化,通过借鉴其他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中的成熟经验,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以**行**支行为例,具体谈论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危机下个人消费信贷管理中存在的漏洞以及可能会引发的风险、风险背后的成因。因此,本文一共分下面几部分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进行分析:
第一部分,文章阐述了选题的背景、意义,对国内外学者研究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学术成果进行了简单回顾,并对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第二部分,将着重阐述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的分类、内容,个人消费信贷管理的基础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当前国内外对个人消费信贷的研究热点、研究方向做出归纳总结,明确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三部分,对招商银行金融危机前后信贷状况的变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首先,将通过搜集招商银行近年来的个人消费信贷相关数据,对相关指标进行测算来对招商银行**支行的信贷风险进行一般的估算和宏观了解。其次,根据第二部分相关信贷风险理论的内容介绍,将对招商银行**支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描述。
第四部分为本文的核心部分,就金融危机背景下招商银行面临的个人消费信贷风险变动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其背后的成因进行分析,从贷款结构、信贷资产质量、信贷激增带来的操作风险、政府不当干预带来的奉献、银行面临的利率和汇率风险等进行详细论述。
第五部分是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经验借鉴的总结,本文将对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商业银行进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先进经验,结合中国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中暴露的问题,进行有重点的描述。
第六部分,本文将在以上论述背景下,以当前经济形势为前提,就招商银行**支行的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中暴露的问题提出对应的改革建议。
第七部分,就全文的研究重点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二)研究方案的分析、选择
第一,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对国外消费信贷体系架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如国外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度、发展历史、金融产品和创新等,结合中国现在银行个人贷款风险管理历史发展情况及所在支行历史情况进行研究。通过探讨招商银行XX支行实施商业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必然性,通过对比跨国银行中个人消费信贷管理较为成功的汇丰银行与招商银行的个人信贷风险管理制度,结合政策环境变化的趋势和内部需求,提出招商银行建立个人贷款风险管理系统组织架构。
第二,本文将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招商银行的个人信贷风险管理体系构架进行研究。本文将通过对比国际商业银行与本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制度、财务信息指标,给出适合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风险管理的风控制指标,并应用案例分析法对招商银行XX支行商业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实施。
(三)实施研究方案所需要的条件
1.对个人信贷风险管理相关材料进行收集,包括招商银行的个人消费信贷数据、风险测量方法及风险控制指标的相关数据;汇丰银行个人消费信贷管理制度及相关数据;
2.通过阅读这些相关材料,提出个人主张和观点:通过阅读国内外文献,对个人消费信贷管理领域中常用的研究方法、研究现状、研究成果和研究热点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本文搜集的资料,提出研究思路和研究路径。
3.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对研究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
4.通过走访问卷等方式获取大量国内银行进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信息:本文主要通过对招商银行**支行的个人信贷信息进行调查,同时了解**支行对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内部组织、业务管理、员工管理等多方面了解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技术关键
1.存在的问题:
首先,本文选择的对象是招商银行的**支行,因而,选择的研究样本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个人消费信贷由于受本地的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当地风俗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因而得出的个人信贷风险发展的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其次,数据获得有一定难度。大客户数据较多,比较完善,但保密要求高。中小企业数量多,管理不完善,调查数据不易获得。但通过努力有望克服。
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一,通过对招商银行**支行的信贷风险管理现状进行研究,指出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二,通过对**支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归纳总结,利用相关理论对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
第三,对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进行现金经验的归纳总结;
第四,结合当前招商银行**支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问题及现状,就提升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提出对策和建议
(五)预期能够达到的研究目标。
首先,通过本文对招商银行**支行的个人信贷风险管理现状的研究,将会对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利用利益相关者理论等进行问题的成因分析。
其次,本文通过对国外的个人消费信贷体系的研究,希望得到对中国商业银行有借鉴意义的理论方法和可以借鉴的体系。
数据库经费。本文要对当前国内外学者对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进行研究进行综述,需要从国内外数据库进行资料的搜集;同时,对于招商银行的相关信贷风险管理数据也需要从各种渠道搜集包括金融统计年鉴、招商银行年报等。
调研经费。由于本文的研究是针对招商银行**支行进行的研究,而支行的个人消费信贷的组织管理、业务流程和风险现状数据无法从公开的数据报告或者年鉴中得到,因此需要笔者进行当地的调研搜集。
参考文献
[1]蔡晓燕.次贷危机中的跨国银行:风险管理、危机应对及其启示[D].厦门大学.2009.
[2]唐杰.招商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0.
[3]刘秀菲.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首都经贸大学.2010.
[4]王权.美、日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比较分析[D].吉林大学.2010
[5]刘向颖.经济周期波动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
[6]张春子.构建现代风险管理体系:欧洲经验[J].全球视线.2007(5):85-87.
[7]刘冰洁.我国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研究[D].2010(3).
[8]毛梓权.金融危机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24):206-207.
[9]林跃武、许大庆.国内商业银行八大信贷风险[J].金融管理与研究,2010
[10]李艺凡、王欣然.金融衍生品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的影响研究[J].金融论坛.2010
[11]吴蔚蓝.对信贷投向集中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甘肃金融.2003(9):58.
[12]陈天一,李颖.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及防范[J].金融研究.2010(5):48-53.
[13]许淑华.商业银行如何防范消费信贷风险[J].中国对外贸易.2010:90.
[14]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辽宁省第二节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成果论文集[C].辽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264.
[15]冯安明,冯梦云.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和考核机制对信贷行为的影响[J].上海金融.2011(08):113-114.
[16]李立刚.个人消费信贷与信用体系建设初探[J].科技导向.2011(2):312-314.
[17]胡海鸥.次贷危机对新巴塞尔协议提出的挑战与启示[J].上海金融.2009(3):26-33.
[18]魏国雄.信贷风险管理[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年.
[19]周脉伏,成琴,葛大江.信贷风险管理[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20]孔艳杰.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全过程控制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21]李志辉.中国银行业风险控制和资本充足性管制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22]刘潇.浅析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发展难点与对策研究[J].山东纺织经济.2010(3):22-25.
[23]王淑华.我国个人消费信贷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94.
[24]郭慧,周伟民.个人消费信贷:中美比较与借鉴[J].金融论坛.2007.
[25]Jorion,Philippe.ValueatRisk.McGrall-HillCompany,2002.
[26]TerrenceM.Clauretie&StacySirmans,RealEstateFinance:theoryandpractice,2004
[27]MichelCrouhyDanGalRer:Mark.RiskManagement,2005
[28]GillianParker,GettingandSpending:CreditandDebtinBritain,AldershotAvebury,2004
[29]GillianParker,GettingandSpending:CreditandDebtinBritain,AldershotAvebury,2004
[30]AndreasBl?chlinger&Markusleippold.TheEconomicBenefitofPowerfulCreditScoring[J].JournalBanking&Finance.30.2006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bvv.cn/chachong/6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