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 要看你买的是什么房子,各种类型的房子不一样,得房率也不一样。
你好,我们在购房时,比较关注得房率,因为得房率越高,实际你使用的面积就越大,所以大家就想买到得房率高的房屋,现在新建商品房一般得房率在75%-80%之间,所以80%较划算,那崇向君就来说一下什么是得房率。
得房率是指:套内使用面积与房屋建筑面积之比。
一套房屋的得房率=套内使用面积/房屋建筑面积*100%。一般影响得房率的 五个方面:建筑形式、建筑结构、地区温差、墙体材料、套内建筑面积。
现在开发商卖的都是建筑面积,打个比方100平的商品房,得房率80%,就是80平是你实际使用的面积就算是高的。
开放商卖房卖的是建筑面积的金额,建筑面积越大,总价就越高。
得房率应该适中,过高会导致公摊面积小,小区品质下降,过低会导致户型内实际使用面积小,购房性价比过低。各个物业类型的得房率是不同的,要根据你的物业类型确定你的得房率。
得房率其实是购买房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很多购房者忽视或者被开发商误导,无法准确知道这一数据。导致购房后造成巨大损失。
我简单举一个例子,让大家清楚知道如果这一指标发生偏差,你将造成多大的损失。举例:假设A先生以300万的总价购置一套100平米的房产,实际得房率是75%;B先生以300万的总价购置一套100平米的房产,实际得房率是70%。同样是300万,B先生比A先生实际使用面积多出了5平米,这意味着A先生比B先生多花了30000元/平米*5平米=15万元。
得房率=你的实际使用面积÷销售面积
中国房地产市场发明了一个名词“销售面积”,销售面积是开发商销售的面积,不是购房者实际使用的面积。这就导致一个问题:购房者购买了一套100平米的房子,但实际使用面积并没有100平米,必须扣除公共建筑面积、走廊面积、过道面积等等。购房者实际可能使用的面积仅有70-80平米。
因此得房率的概念就变的日益重要了,购房者只有明白得房率才能换算出自己的实际使用面积。假如我知道购买的面积100平米,得房率是75%,那我实际使用面积就是100平米*75%=75平米。
各物业正常得房率
得房率过高过低都是不合适的,过高会导致实际使用面积降低,购买单价过高;过低会导致公共使用面积降低,小区品质下降。
一般情况下多层的得房率合适区间在85%到90之前,因为不需要公建配置就会少很多的公摊面积。其次就是小高层,根据我国相关规定七层以上的建筑就需要加装电梯,所以小高层肯定是要电梯的。不过因为小高层总住户不是太多,通常一部电梯就足够了,合适的得房率在80%到85%之间。高层的由于建设设计规范的要求,需要建设众多的配套设施,因此得房率最高只能做到80%,但是基本很少项目能达到这一标准,一般而言达到75%以上是可以接受的。如果销售人员告知得房率是在这一区间的,这属于正常现象,如果不是你就要仔细考虑是否要购买了,看看是否开发商胡乱建设公建,浪费你的公摊面积。
公众号:冷眼看地产。我是从业15年的资深专业地产分析师,不为流量折腰,只发布专业、客观、中立的房地产知识,希望得到专业购房知识,避免购房陷阱的请关注我。
大家在买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几个问题,就是你买的这个房子,得房率是多少,使用率是多少,实用率是多少?这些问题你不关注,搞不好你买了套130平的房子, 最后你发现还没你朋友买的那套110平的房子空间大。
最近,同事拿来一份预测报告,说营销部门不肯签字确认。我比较意外,因为营销部门一直在催着加快预售,而预测报告是预售的最关键前提。后来了解到,营销部门觉得得房率太低了?我一直以为购房者是最关心得房率的;对于营销部门,得房率低意味着货值增加,可以多卖钱,应该是好事,结果完全相反!
一、 为什么不同楼栋有不同得房率?
因为是这个项目第二次预售,第一次出具预测报告时营销部门已签字确认,这一次却不肯,是什么原因呢?我让同事把测绘报告拿来一看,确实得房率下降不少,上次72%,这次下降到60%。从周边楼盘情况及过去经验判断,商务办公得房率在70%左右是比较正常的,那这次是测绘单位算错了吗?
经过仔细核对,发现问题出在这栋楼的设计上。这栋楼有三个特点:一是有地下办公部门,地下室走道等很多;二是一栋楼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单栋,有分别按门栋出售的需要,设置了两套独立地机房和电梯(正常只要一套);三是楼型不规则,偏扁且跨度很大,造成外部走廊很长。所以得房率低是先天不足造成的,很难弥补;但是营销同事觉得压力很大,还是不肯签字,事情就僵在那里!
二、 得房率是一成不变的吗?
原则上一栋楼设计确定,也就决定了这幢楼的共用部位和独用部位,因此得房率原则上是确定不变的。在和营销沟通过程中,发现营销部门注重地上部分的得房率,而对地下部分不太关心。这是公司营销策略决定的,今年要把地上部分去化,但是地下部分没有要求。基于以上情况,我仔细研究了预测报告和图形,发现如果把地下和地上分开分摊,很有可能提高地上部分的得房率。经和测绘单位沟通,这种处理方法符合规范需要,新的结果出来了,地上得房率提高了五个百分点,当然地下部分得房率更低了。好处是满足了营销部门地诉求,缺点是地下部分以后去化速度和价格会打折扣。经请示领导采取了新的方案,营销部门也爽快地签字了!
这件事很值得思考,因为站在公司层面上,通过分摊把不可售的公共用房转换为可售货值是必然的选择;但是站在营销层面就不一定了:在市场竞争条件下,客户也很关心得房率,如果周边楼盘得房率比你高,同样价格你就去化慢、难去化,如果要降低售价,需要老板决策,很难突破,所以才会出现营销不肯签字的一幕。那从客户角度呢?是不是得房率低就一定是差的?也要辩证地看,如果是整栋获取,其实差异不大,比如前面那幢楼,许多共用部位都可以经过改造纳入使用空间;如果是单套购买,那一定要在意得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