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过大,缓慢更新
部分参考内容来自网络,现以编入《各国人名手册 作者 海上稼轩韩一舟》。
文中已经编辑的如无异义暂不修改。
*************************
20190424 更新芬兰
——————————————————————————————————————————
1亚洲(48个国家)
1.1东亚: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 (5)
东亚地区,受中华文化和汉字的影响,以使用汉字姓名最为常见。是世界少有的姓在名前的地区,由于语言不同,加之近现代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的形成,各国家的姓名文化具有较大差异,即使在同一民族间也因为所属政权的不同而产生了很大区别。
1.1.1中国的汉族(少数民族待补充)
姓在前,名在后,子女随父姓。
多数姓为一个汉字,名为一或两汉字
中国的姓氏总数约数万个,分布很不平衡,人数最多的李姓,人数超过9500万;前十大姓总人数超过5.5亿。复姓人数最多的是欧阳,约300万人。
部分家庭有按家谱排辈的传统,兄弟间名字取一个相同的字,或者一字名取相同的偏旁。
传统上名字不取与父祖辈相同的字
历史上通常在姓名之外会有表字,名和字通常有所关联,对他人通常称字表尊敬,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户籍制度和人人平等的观念,表字通常已经不再使用。
通常对尊长不直呼其名,必须使用时称全名+表示职业、地位等的称呼。表亲切时,常称全名或单字+亲属关系(即使没有亲属关系的人之间)。
常见中文人名举例:李明,王志强,韩梅梅,孔庆东。
1.1.1.1香港、澳门的人名
香港人通常依地点和场合分别使用中文名和英文名
中文名同1.1.1,名两字居多。
英文予名通常为英语常用名。
英文名通常使用的顺序为:英文予名+姓+中文名(常缩写或省略)或英文予名+中文名+姓
人名举例:Edison CHEN Koon-hei(陈冠希)
澳门人只使用中文名的较多,也有人全名中带有葡萄牙语和英语的部分,如:
崔世安(Fernando Chui Sai On)
1.1.1.2台湾人名
规则与1.1.1相同,人口最多的姓氏为陈、林、黄,绝大多数人予名为两个字。
表亲切时,通常只称予名。
1.1.2蒙古
蒙古传统上没有姓氏,只有名。
蒙古人名在含义和词类上没有限制(可以是动词、形容词等),性别方面也没有明确限制。当然,巴特尔(勇士),策策格(花)之类的词除外。
名字除单个词外,也可以是多个词的组合,如斯琴格日乐(智慧+光亮)
受喇嘛教影响,藏族人名在蒙古人中有一定比重,常见如丹巴,道尔吉等。
1.1.2.1蒙古国
蒙古国1997年制定了“取姓法”,要求国民要选取历史人物或祖先名号为姓。
实际使用中以父名按语法关系变格作为姓氏最为常见
姓通常只在正式公文、证件上使用,位于名前,社会交往中只用名。姓不单独使用。
1.1.2.2中国蒙古族
受汉族文化影响,各朝代常有蒙古族人逐渐使用汉字姓氏,20世纪之后人数尤其增加。通常取部落、氏族、祖先译名的前一个字(或两个字),也有直接使用不相关的汉族姓氏的情况。
1.1.3 朝鲜/韩国
姓在前,名在后,子女随父姓。
多数姓为一个字,多数名两个字
朝鲜/韩国也有单字姓和复姓之分,单字姓占绝大多数,最常见的是金、李、朴、崔。
朝鲜/韩国人给男孩起名时,多采用吉祥、威武、英俊的字眼,如“致松”、“德佑”、“英男”等,给女孩起名时,多采用娴淑、秀丽的字眼,如:“英姬”、“孝真”等。
朝鲜/韩国人对尊长通常直接称呼身份或者职位,如?(前辈)、?(教授),也可以在前面加上姓氏,如《来自星星的你》中,都教授就是。即使对比自己年龄小的同事或其他人,一般也不直接称呼其名字,而是在名字后加 ?,如 ?(小雅小姐), ?(俊秀先生)等。
韩国人通常在起名字时会同时取对应的汉字名,韩国人的身份证上也会有本人的汉字名。近年来,也有人名取自韩文固有词或者外来词,没有对应的汉字名。如李世石,韩文本名李世乭,“乭”是韩文特有汉字;?张娜拉, 娜拉是韩文国家的意思。
朝鲜现阶段已经完全不使用汉字,人名采用音译,如现今的领导人金正恩,在早期新闻稿中被译为“金正银”
1.1.4日本
古代日本,只有贵族、武士、医师等特权阶层才有姓,明治八年(一八七五年),日本政府颁布了《苗字必称令》,要求每人都要有自己的姓氏。
日本人名姓在前,名在后,子随父姓,妻随夫姓。民法规定,夫妻婚后应使用其中一人的姓氏作为婚后共同姓氏。
日本人的姓名长短不一,姓以两字最常见,其次是三字。名以两字最常见,也常有一字或者三字的情况。
日本姓氏的数量超过十万,最常见的姓是铃木、佐藤、田中等,前十大姓总人数约1000万。
日本人名中,男性常以郎、夫、雄、彥等结尾,女性常以子、美、香、代等结尾。人名中常出现各种数字,如安倍晋三、山本五十六等,利用数字表示排行的太郎、次郎等也很常见。
日本人之间的称呼多使用姓氏,依身份不同,经常在姓氏后面加上表示尊敬或亲昵的さん(桑),君,ちゃん(酱)等词。
由于姓氏过多、读音多样、姓名字数不同难以区分界限等原因,日本非常流行名片文化。
日本法律规定人名中的汉字必须使用“当用汉字”或“人名用汉字”。很多中国姓氏不在此范围内,加之读音不同且必须夫妻同姓,同时考虑适应新生活等原因,很多人加入日本籍后更改自己的姓名(包括但不限于中国人)。
日本归化人名举例:
三都主(日语:三都主アレサンドロ),原名亚历山德罗·多斯桑托斯(Alessandro dos Santos)
田中斗笠王(日语:田中マルクス闘莉王)原名Marcus Túlio Lyuji Murzani Tanaka(参见葡萄牙章节)
何智丽改名“小山智丽”、韦晴光改名“韦关晴光”、任彦丽改名“宇津木丽华”李莎莎改名“川村李沙”
1.2南亚: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7)
南亚地区人口众多(超过15亿),民族、语言和宗教情况复杂,包括了两千多个不同的族群,因此也产生了很多不同的取名习惯。以下只介绍各国通用语和常用语的情况。
1.2.1印度
印度人名从宗教上分有印度教、锡克教、耆那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等;从语言上分除了印地语、乌尔都语、旁遮普语等这些主要语言,还有泰卢固语、泰米尔语、埃纳德语等。
印度教全名的组成为本人名+父亲名(可省略)+姓,例如甘地的全名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i,本人名和父亲名都可以有一节或多节,除熟悉的亲友外,仅从字面并不能区分出名字中的本人名部分和父名部分。
锡克教的姓氏多来自古梵语,如“马辛德”(Mahinder)源自梵语Maha Vishnu(印度教神毗湿奴),锡克教的名字中通常会加上一个标识名称,男性用“辛格”(Singh,意为“狮子”),女性用“考儿”(Kaur,意为“公主”)。如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Manmohan Singh),
瑜伽唱诵大师丝娜坦·考尔(Snatam Kaur Khalsa)
耆那教徒的姓氏多来自于梵语或古印度语
泰卢固语人名通常比较简短,一般是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如国际象棋女子运动员德罗纳瓦利·哈丽卡(Dronavalli Harika)
埃纳德语人名的基本结构为:地名+父名+姓氏+本名,也有人受西文文化影响把本名放在第一位。文学家昆达普尔·文卡塔帕·普塔帕(Kuppalli Venkatappa Puttappa),昆达普尔(Kuppalli)是地名,文卡塔帕(Venkatappa)是父名,普塔帕(Puttappa)是本名。
泰米尔语人名的基本结构是:地名+父名+本人名,也有人会起两个本名(一个类似教名,一个本人名),如:农业科学(Monkombu Sambasivan Swaminathan),“蒙康布”(Monkombu)是家族起源的村庄名称(属于地名),“桑巴希万”(Sambasivan)是父名,“斯瓦米纳坦”(Swaminathan)是本名
如诺贝尔奖物理学奖得主拉曼(Chandrashekhara Venkata Raman),“钱德拉塞卡”(Chandrashekhara)是其父名,梵卡塔(Venkata,梵语意为“毗湿奴的神山”)和“拉曼”(Raman)皆为本名,英文环境中通常被称为(Sir)C.V.Raman)
其他印度人名通常也是地名、本人名、父名和姓中几者的组合。
穆斯林信徒基本保持伊斯兰教姓名习俗(参见西亚章节)
种姓制度根植于印度文化之中,虽然法律上已经上已经废止,但是在人们心中仍然根深蒂固(包括没有姓的泰米尔人)。除了个别典型姓氏,单从姓氏并不能简单区分出一个人的种姓。
称呼印度人时,只有亲朋好友可以直呼其名,否则应加,先生/女士/小姐,通常男人只称呼姓不称呼名(泰米尔人除外),女人通常只称呼名。
1.2.2巴基斯坦
典型的巴基斯坦是说乌尔都语的穆斯林,一个完整的巴基斯坦人名包括:
尊称,种姓,本名,教名,姓
尊称一般是宗教先知,熟悉经典的人之类的词,常见的尊称有:纳瓦卜(Nawab)、萨希布扎达(Sahibzadah)、沙阿扎达(Shahzadah)、哈吉(Haji)、伊马姆(Imam)等。
种姓一般是体现家族历史和社会地位的词,如赛义德(Syed),意为“老爷”、“先生”,汗(Khan),意为“领袖”, “贵族”、谢赫(Sheikh),
意为“长辈”、“头人”等,根据语源的不同,种姓依习惯有些加在本人名之前,有些加在之后。
前两者的使用现今已经不是十分普遍,本名+教名+姓的组合更为常见,本名大多是取自真主的名字或美称,教名一般表示对真主的信仰,二者范围很窄重名很多。
巴基斯坦人常以地名,职业和告知名为姓,子从父姓,妻一般从夫姓。也有人不使用或很少使用姓。Muhammad Aziz Khan,Zafarullah Khan Jamali,Shaukat Aziz都是完整的人名
1.2.3尼泊尔
尼泊尔人的名字名在前姓在后,子从父姓,妻从夫姓。名和姓之前还有一节表示个人的理想和愿望等。
名常用印度教的神名,如毗湿奴化身的名字”克瑞士纳””拉姆””纳拉扬”,太阳神”苏尔亚”等,女神”库玛利“”黛维””沙拉瓦蒂”等,偶尔也有人名也神的性别不同的现象。
姓氏常具有职业和民族等特定含义,如奇特里卡是”艺术家”,”马嘉”指民族”。
中间名常见的包括:“巴哈杜尔’’是英雄的意思。“普拉萨德”是恩情的意思。
1.2.4不丹
不丹人名与我国藏族类似,没有姓,只有名,名字通常由两个独立的词组成,经常用于人名的词很有限,且大多男女通用,重名率很高。
通常习惯于以其中一节名字相互称呼(第一节居多) 例如“丹增”“白玛”“次仁”等。
王室和贵族在近代引入姓氏,如旺楚克家族,现任国王吉格梅·凯萨尔·纳姆耶尔·旺楚克(藏语习惯译作 晋美·格萨尔·南杰·旺秋)
1.2.5孟加拉国
以传统的阿拉伯人名或者印度教人名为主,
孟加拉国三大姓氏为:贝格姆(Begum)、拉赫曼(Rahman)、侯赛因(Hussain/Hossain)。
一般不直接称呼名字,而称对方为某某先生、某某夫人等。熟人之间互相称呼时只用本名。
妇女结婚以后要改用夫名,如前总统齐亚?拉赫曼(Ziaur Rahman)的妻子卡莉达?齐亚(Khaleda Zia)结婚后在名字后面加上了丈夫的名字“齐亚”(Zia);而谢赫?瓦吉德?哈西娜(Sheikh Wazed Hasina)则把丈夫核科学家瓦吉德?米亚(Wazed Mia)名字“瓦吉德”(Wazed)作为自己名字的一部分。
1.2.6斯里兰卡
斯里兰卡最主要的民族是僧伽罗人和泰米尔人,僧伽罗人数居多。泰米尔人名的译法与印度南部的泰米尔族相同。
传统的僧伽罗人姓在前名在后, 近代以来受西方的影响,已变为名在前姓在后;妻从夫姓、取西方式的名字也很常见
很多斯里兰卡人的姓名看起来非常冗长,如Disanayake Mudiyanselage Amila Priyankara Disanayake。因此字母缩写也很常见,如C.S.R.Rasnayaka Mudiyanselage
1.2.7马尔代夫
与西亚穆斯林相同
1.3东南亚:
菲律宾倾向于西班牙语式的名字,东帝汶倾向于葡萄牙语式的名字,越南、新加坡和其他国家的华人多采用中式姓名,老挝、柬埔寨、缅甸没有姓氏或几乎不使用姓氏,泰国名在姓前,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阿拉伯式的名字最为普遍。
该地区许多国家在使用姓名的同时会加上各种不同和封号和尊称。
这里也有华人大量聚居的地区,华人在保留中文名字的同时,英文名字的情况常因所在国家、方言、迁入时间等有所不同。
1.3.1菲律宾
菲律宾的人名通常为:1至3个予名(1个最常见)+母姓+父姓,姓几乎全部为西班牙语姓氏,母姓在使用时常省略。名有的来自西班牙语,也有一些自造词、缩写词、拼接词等,如Jejomar,是耶稣(Jesus)、约瑟夫(Joseph)、玛丽(Mary)这三位圣经名人的名字的合成词。
女性是否随夫姓的情况都存在,随夫姓时,常见格式为本人名+母姓+父姓-夫姓或本人名+父姓+夫姓。
除非特别正式的场合,菲律宾在交往中通常使用昵称,昵称有时来自本人名的西语简写或英化,两个同音的双音阶叠词也很常见。
菲律宾总统杜特蒂Rodrigo Roa Duterte,昵称 “Digong”或 "Rody"。
阿罗约Gloria Macapagal Arroyo(母姓Macaraeg,父姓Macapagal,夫姓Arroyo)
阿基诺三世Benigno Simeon Cojuangco
Aquino III,昵称"Noynoy"
1.3.2越南
姓在前,名在后,子女随父姓
姓大多一个字,也有复姓,名通常一字或两字。
常见姓氏有阮、陈、黎等,
女性常在姓和名之前衬一个“氏”字,如裴氏清,阮氏秋河,男性有时也有中间衬字,以“文”最常见,衬字在汉语环境中有时会省略,男性衬字的省略较女性更常见。
传统的越南人名可能会有祧字或辈份字。
祧字代代相传,即父子间第二个字相同如吴昌岌,吴昌炽。有时祧字会和姓一起演变为复姓,如南芳皇后阮友氏兰(父阮友豪)。
辈份字兄弟间相同,世代间不同,与我国使用方法类似。
传统上受中华影响会有使用字、号的习惯,现代越南人中已经极少使用。
日常生活中,习惯以兄弟叔伯类的亲属关系词相称,也可与名字的最后一个字连用,需要时用其他修饰语加以区分,类似“2栋401的芳姐”。
1.3.3老挝
老挝主要包括老龙族、老听族、老松族三个民族集团。
20世纪40年代,法属印度支那规定必须有姓后,老龙族和老听族才开始使用姓氏,姓氏取自父名、地名等,也有例外。有子从夫姓和情况,但不普遍,妻一般从夫姓。姓一般是较长的巴利文或梵文多音节词。
予名一般不考虑含义,且大多男女通用,重名率较高。名多用老挝语的单音或双音词。
日常生活中,常单独呼名,不单独使用姓,呼名时常简化为其中一两个音阶,例如: 娘娇洛迈·朱拉玛尼,
只叫娘娇、娇姐或娇嫂,陶西沙蒙·西维莱, 只叫陶蒙或蒙哥、蒙、蒙那家伙
正式称呼中,在姓名之前常加以表示职位、地位、宗教身份等的冠号如昭苏冯萨(王亲苏冯萨) 、中将朱马利·赛雅贡等。
老松族保留原有各民族特点,一般姓在前名在后,以罗、王、李居多,有些已按其语言习惯改为相应的多音阶词。
1.3.4柬埔寨
柬埔寨的人名通常为父名+本名,近代以来子女随父姓的现象逐渐增加。皇族姓氏诺罗敦也只是在1860年代也出现。
名字通常为单音节词,如洪森(Hun Sen,父Hun Neang)。王室和贵族常用多音节有具体含义的名字。
称呼时通常只称名不称姓,名前面加上表示身份关系的词连用。
汉语译名通常直接翻译中间不加点,如朗诺、宋双、波尔布特。
1.3.5缅甸
缅甸有名无姓,名通常两节,也有多节的。人名用字很少,常有重名现象。
一般都习惯在人名前加称呼,以示性别、长幼、尊卑之分。如长辈男子或有地位的人,名字前往往冠一个“吴”(U)字,以示尊敬,波(Bo)是军官或首领的意思。根据缅甸法律,公务员、军人等都不能成为政党成员,因此政府高官的名字前面经常以“吴”(U)开头。
缅甸现任总统丁觉(Htin Kyaw),也译为吴廷觉。而军队高官中也有叫Kyaw Htin的名人。
对长辈女子或有地位的女子,用“杜”(Daw)来称呼,如Daw Aung San Suu Kyi(昂山素季)
1.3.6泰国
泰国人姓名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名在前,姓在后,泰文书写时名和姓相连中间没有标记,中文翻译或拉丁转写时名和姓之间会有空格。
简称时都称名,如他信(·西那瓦)、英拉(·西那瓦)、普密蓬(·阿杜德).
子从父姓,已婚女子可自行决定是否从夫姓。
姓名前常加以冠称,男子冠称为乃(Nai),已婚女子的冠称为“娘”(Nang),少女的冠称为“娘少”(Nang-Sao),贵族和王族的冠称与爵位和与王族的亲疏程度有关。
由于姓名经常音节较多且无规律可循,在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昵称。
1.3.7马来西亚
现代马来人普遍使用阿拉伯式的名字。
马来西亚华人依汉语习惯起名,英文全名时有人会有额外的西方式英文予名,英文译名与汉字对应关系没有统一标准,即使同一姓氏也可能有不同翻译。
马来西亚有复杂的称号系统,人名常和一个人的封号同时出现(斜体部分为封号)。
如:李宗伟Dato'Lee Chong Wei,杨紫琼Tan Sri Dato' Seri Michelle Yeoh Choo-Kheng
1.3.8文莱
主体民族的为信奉伊斯兰教的马来人,阿拉伯式名字。
1.3.9新加坡
华人占大多数,按中文习惯使用姓名。
英文名中大多没有正式的英文名,英文与中文对应关系不明确,现今(1971年以后)汉语拼音的使用越来越普遍。
人名举例:李光耀(Lee Kuan Yew)李显龙(Lee Hsien Loong)
孙燕姿(Sng Ee Tze,艺名Stefanie Sun)、Sng Yee-kia (孙燕佳)、Sng Ee-mei (孙燕美)
1.3.10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民族众多,宗教信仰各异,因而其姓名的构成也比较复杂。大部分地区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人名最基本的形式与阿拉伯人名相同。伊斯兰教徒或受伊斯兰教影响较深的地区(亚齐、加里曼丹、爪哇等),人们常用伊斯兰教名作为自己的名
爪哇族、巺他族人原先只有本名,后来受到伊斯兰教的影响,在本人名之后又加上了父名。由于历史上长期受印度文化的影响,所以在取名字时往往从梵文中取字。而现在大都信奉伊斯兰教,有些人就在自己的梵文名字前加上一个伊斯兰名字
巴厘人名结构为:种姓+排行+本名,从人名即可看出种姓,但种姓制度没有印度严格。
米南卡保人常以母系家族名作为姓
基督徒一般使用教名,常有多节,姓氏多为固有姓氏,也有一些西方姓氏
华人在保留中文习惯名的同时,一般另有符合当地习惯的名字。
1.3.11东帝汶
现代东帝汶人多使用葡萄牙语式的名字。即,教名+本人名+母姓+父姓,但具体用法不是很严格,很多人省略本名或母姓中一个或两个,也有人使用多个予名。教名和本人名以葡萄牙语名居多,也有来自其他西方语言的,姓多来自葡萄牙,也有一些来自教名。
妻随夫姓。子随父姓比较常见,母姓的继承和使用已经并不普遍。
东帝汶三大姓氏:席尔瓦(Silva)、佩雷拉(Pereira)、阿尔维斯(Alves)
东帝汶名人
若泽·曼努埃尔·拉莫斯·奥尔塔(José Manuel Ramos-Horta),东帝汶政治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凯伊·腊拉·沙纳纳·古斯芒(Kay Rala Xanana Gusm?o,本名José Alexandre Gusm?o),东帝汶独立后的第一位总统。沙纳纳(Xanana)是古斯芒自取的名字,源自美国流行乐队“ShaNaNa”。
1.4中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5)
中亚各国的名字受到波斯、突厥、蒙古、伊斯兰教以及苏联统治的影响。名字的来源包括本民族、以上提到的各民族以及希腊语、希伯来语等。来自其他语言的人名往往也会按本民族习惯做一定的改动。
现代中亚各国的人名一般为两到三节,通常按俄语形式男性在结尾加上“诺夫”“耶夫”,女性加为“诺娃””耶娃”等。
男性名的一般格式为 本人名+父名(维奇)+姓(诺夫),两节的人名一般没有父称,也有时以父名结尾但结尾加(诺夫)
哈萨克斯坦的命名的习惯为:本名.父名.祖父名,中间名一般不带维奇,结尾一般加“诺夫”“耶夫”
通常英文转写时姓氏后缀为OV为EV,但土库曼斯坦常为OW或EW
苏联解体至今,部分人取名时对名字进行了“去俄化”,以非突厥语系的塔吉克斯坦最普遍,如总统莫马利·拉赫莫诺夫更名为埃莫马利·拉赫蒙。
一般子随父姓,妻随夫姓。
1.5西亚:阿富汗、伊拉克、伊朗、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科威特、阿联酋、阿曼、也门、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耳其、塞浦路斯(20)
1.5.1巴勒斯坦、约旦、叙利亚、黎巴嫩、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也门、科威特、阿联酋、卡塔尔、巴林、阿曼。以上12个国家是位于西亚的阿拉伯国家
阿拉伯国家的人名一般由 本名+父名+祖名组成,其中祖名可以是祖父名,也可以包括各代杰出先祖的名字。
除以上各部分外,名字中还可以包括表示排行、称号、家族等的词。
受西方影响有时也使用姓氏,但是姓氏的使用相对不是很固定,一般和家族、部落、出生地、职业、先祖等有关。
阿拉伯国家人名大多和宗教有关,也有一些来源于日常生活和其他方面。
如安拉的99个尊名:
拉赫曼(普慈的主) 拉希姆(特慈的主) 马立克(掌权的主) 阿齐兹(万能的主) 贾巴尔(强大的主) ……
安拉的六大使者:
易卜拉欣、穆罕默德、穆萨,……
部分常用阿拉伯人名组成的解释:
阿卜杜勒:神的奴仆,一般和安拉或安拉的尊号连用,如
Abdullah阿卜杜拉(安拉的奴仆)
Abdulaziz 阿卜杜勒 阿齐兹 Abdurrahim, Abdurrahman,……
本(ben/bin):某人之子,类似地有本特(Bint)乌尔德(Ould)
本特(bint):某人之女
阿布(abu):某人之父
穆罕默德(Mohammed,伊斯兰教创始人)艾哈迈德(Ahmed,意为“可赞扬的”)马哈茂德(Mahmud,意为“被赞扬的”)、苏莱曼(Sulaiman,意为“完美的”)
“赛义德”(Sayyed,意为“先生、老爷”)、“谢赫”(Sheikh,意为“长老、族长”)、“哈吉”(Hadji,意为“朝觐者,参加过麦加朝圣的人”)
在使用过程中,以上各部分很多时候已经并不表示其本意,而成为了名(或姓)的一部分
由于阿拉伯语的拉丁转写没有统一的规则,在英文环境中存在人名翻译不相同的现象。如本拉登的常见翻译有Osama bin Laden,Usama bin Laden,Usama bin Ladin,Oussama ben Laden等;阿卜杜勒的翻译有:Abdul,Abdal, Abdel, Abdil, Abdol, Abdool, Abdoul等
由于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姓氏问题,女性的命名规则和男性相同。常见的和宗教相关的名字包括:法图麦 Fatimah 先知穆罕默德之女名 海迪彻 Khadijah 先知穆罕默德之妻名
和日常生活相关的名字通常表达高尚、纯洁、美丽、光明等含义。
1.5.2阿富汗
主体民族为信奉伊斯兰教的普什图人,人名规则与阿拉伯人名大体相同。有时会使用部落名作为姓氏。参见网络新闻:阿富汗总统为使名字更规范决定不再使用其部族姓氏。
1.5.3伊朗
伊朗人名名在前,姓在后,全名可以一般是两节、三节,有时会更多。姓通常来自职业、地名或先祖名。在采用先祖名时通常以扎德(Zadeh)结尾,如哈桑扎德、阿加扎德、拉扎扎德等。
伊朗人取名范围较窄, 同名者极多
男性喜用先知、名人的名字为名, 如穆罕默德、阿里、侯赛因 大流士 等,
女子常以花取名, 如纳尔吉斯(水仙)约赛敏(茉莉)。
名字里带“赛义德” 表明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后裔,如:伊朗最高领导人哈梅内伊(Sayyed Ali Hosseini Khamenei)
不忌讳祖孙同名,妻一般从夫姓。
不熟悉或表示尊重时称姓,熟人间可称名,
1.5.4以色列
由于历史原因,现代以色列人的姓名既有英美式的,也有西班牙式的、斯拉夫式的等。
犹太人通常有个名字,一个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俗名,与他生活的当地人名相一致;另一个是在宗教仪式和文书中以及犹太人之间使用的希伯来语犹太名,称作教名。
犹太人的姓有些和宗教有关,如Kohen(科亨),在希伯来文中意为“祭司”、“教士”;有些是在原有希伯来人名或其他词汇基础上加上其他语言的后缀。如Goodman, Abramovitch(阿布拉莫维奇)等。
1.5.5格鲁吉亚
格鲁吉亚的人名名在前,姓在后
格鲁吉亚的人名很多都是来自圣经人物和历史名人,既有本民族特有的名字,如格翁乔(Gvantsa),也有来自邻近民族的名字,如Shalva来自希伯来语。
格鲁吉亚的姓氏大多数最初来自父名+后缀,也有一些来自地名、职业等。对于父名+后缀的情况,各地区表示“的儿子”的后缀有所不同。通常最常见的是“shvili(什维利)”的“dze(泽)”,其他还包括 “-uri”“-khi”“”-ava“”-shi“等。
如斯大林原姓“朱加什维利“,前格鲁吉亚总统谢瓦尔德纳泽。
1.5.6亚美尼亚
亚美尼亚的人名一般包括名和姓,有时中间包括俄式的父称(常省略)
亚美尼亚人名字多选自神话人物和宗教圣徒的名字,以及描摹性格外貌的词汇、自然界各种物质的名称等。
亚美尼亚人的姓氏主要来源于祖先名字、职业职务、个人特征等。
亚美尼亚的姓氏通常会加上表示“之子”的后缀-yan,中文通常译为”扬“,如苏联元帅米高扬;或与之前音阶一起译为”良“”江“”相“等,如球星姆希塔良 (Henrikh Mkhitaryan) ,总统萨尔基相 (Serzh Sargsyan) 。
1.5.7阿塞拜疆
目前大部分阿塞拜疆人沿用俄罗斯人名的命名方法,即名+父称+姓
其中名较多的是突厥化的或伊斯兰化的。
父称与俄罗斯不同,以“奥格雷”(o?lu)表示“某人之子”),“克济”(kyzy)表示某人之女。
姓氏是在突厥化的或伊斯兰化的姓氏后加男性的“夫”(-ov/-ev)、女性的“娃”(-ovq/-eva)。如阿利耶夫(Aliyev/?liyev)、哈桑诺夫(Hasanov/H?s?nov)
姓氏主要来源于父名、地名以及性格外貌,通常子女随父姓,妻随夫姓(并变性)。
1.5.8土耳其
现在普遍使用的土耳其人名形式形成于凯末尔改革之后(20世纪20年代),大多数姓氏在这个时期产生,基本上是有实际意义的土耳其语名词(或形容词),如埃尔多安(Erdo?an)是“天生的武士”, 伊尔马兹(Y?lmaz)是“坚不可摧”
土耳其人的名字既有来自阿拉伯、波斯的伊斯兰系名字,如穆斯塔法(Mustafa)、法鲁克(Faruk),也有土耳其语自己的名字,如Deniz, Aytekin.值得一提的是,以前“穆罕默德”这个名字都是以突厥式的买买提(Mehmet)出现的,但是近年来阿拉伯式的Muhammad也逐渐多了起来。
1.5.9塞浦路斯
依民族分别采用土耳其式和希腊式姓名,但在取名时用词相对更随意。
2欧洲(43个国家)
2.1北欧
北欧国家传统上采用父子联名的形式,即名字构成为自己的名+父名,现今只有冰岛仍然保留,其他国家已改为传承姓,姓在名后。与姓氏出现的历史有关,常见以son或sen结尾的姓氏(除芬兰)。这种姓氏也通过北欧海盗传入英国并进一步传至其他英文地区。
2.1.1芬兰
约1/3姓氏以nen结尾,中文译为“宁”。本义是表示“小”的后缀。主要是由于 19世纪姓氏起源时期的流行文化。无论是否带nen,姓氏通常来自具体事物,由于芬兰语与其他语言相似程度很低,不懂芬兰语时很难辨识,如Kivi(石头),Niemi(半岛)和Halla(霜冻)Sikanen(小猪)Virtanen(小溪流),M?kinen(小山丘)。常见人名:Leo, Elias, Eino, V?in?, Onni等。
通常妻随夫姓,也有使用合成姓或保留原姓的情况。
人数最多的姓氏:Korhonen、Virtanen、M?kinen、Nieminens
名人:阿尔托Alvar Aalto、哈基宁Mika Hakkinen、约玛·奥利拉Jorma Ollila
2.1.2瑞典
以-son的结尾最常见,中文常译为“森”或“松”,以-man结尾也有一定比例。名字较多采用拉丁化的起法。
2.1.3挪威
2.1.4冰岛
2.1.5丹麦(含法罗群岛)
未完待续
司机、博格,基本就是德裔。